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科技政策办公室主要目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8:20 1

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致信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为其设定三个主要目标。包括: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和核技术等关键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并保持对潜在对手的优势;振兴美国的科技事业,减少行政负担并授权研究人员取得突破性发现;确保科学进步和技术

科技战略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科技政策办公室主要目标

据美白宫3月26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致信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为其设定三个主要目标。包括: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和核技术等关键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并保持对潜在对手的优势;振兴美国的科技事业,减少行政负担并授权研究人员取得突破性发现;确保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并改善所有美国人的生活。

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多家公司敦促美政府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

据oodaloop网3月27日消息,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 敏捷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等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代表周三在国会山会见了美议员,展示产品并敦促美国制定国家战略,包括建立一个专注于促进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联邦办公室,推动美国公司在全球开发下一代机器人的竞赛中脱颖而出。

信息

美国谷歌发布新一代AI模型Gemini 2.5,单次可处理百万Token

据品玩网3月26日消息,美国谷歌公司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模型Gemini 2.5,该模型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框架升级,显著增强了推理能力、多语言支持及长文本处理能力。Gemini 2.5 Pro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及代码的多模态输入,上下文窗口达100万token,可解析完整《指环王》系列文本,未来将升级至200万token。Gemini 2.5系列模型是谷歌挑战OpenAl“o”系列模型迄今最重磅尝试,其旗舰版本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OpenA1、Anthropic等竞争对手。

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据量科网3月26日消息,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极低温存内计算方案,可大幅减少AI代理与量子处理器间的延迟,并提高了能源效率。该方案利用了一种被称为磁性拓扑绝缘体霍尔条形(Hall bar)器件技术,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低温内存计算架构,使AI加速器能与量子处理器仅相距数十厘米即可协同工作,从而提高速度和效率。这一成果为量子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美国量子信息技术公司Infleqtion推出新型连续机器学习技术,有望为国防、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提供更高效的实时决策支持

据量科网3月25日消息,美国量子信息技术公司Infleqtion推出一款新型AI技术——连续机器学习(CML)。该技术使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同时处理更长时间跨度和多个来源的信息,能显著提升AI在传感器数据分析、趋势预测及实时决策中的准确性。Infleqtion表示,它已使用英伟达CUDA-Q平台在A100 GPU上运行了这种CML技术,该技术有望为国防、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提供更高效的实时决策支持。

加拿大量子计算公司D-Wave Quantum推出融合了量子计算技术的区块链架构,可提升区块链安全性和效率美国

据量科网3月25日消息,加拿大量子计算公司D-Wave Quantum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提出一种融合了其量子霸权演示中的技术的新型区块链架构。该架构实现机将量子计算与传统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有望提升安全性和效率。在该论文中,D-Wave介绍了如何构建和测试使用量子计算生成和验证区块链哈希值的“量子证明”算法。此外,D-Wave科学家还首次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四台云端退火量子计算机上部署了该架构,并实现了分布式量子计算。这一突破或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据美国BIS官网3月26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预期将于3月28日生效。该清单涉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宁畅信息产业、中科可控旗下的服务器品牌Suma,以及浪潮信息在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的多家子公司。另外还有数十家中国公司,被美方列入出口关注清单。

生物

FDA局长和NIH主任人选落定

据CBS新闻3月25日消息,美国参议院批准马蒂·马卡里(Marty Makary)博士担任FDA局长,杰伊·巴塔查里亚(Jay Bhattacharya)博士担任NIH院长,标志着特朗普2.0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团队已成型。马卡里承诺重新评估取消疫苗和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会议的决定,巴塔查里亚称将关注慢性病危机、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等问题,同时资助创新性生物医学研究。

美国会重新引入立法《2025年医疗防护法案》,利用AI应对大流行病

据homelandprepnews网3月27日消息,美国会重新引入《2025年医疗防护法案》,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加强国家应对大流行病的能力。该法案要求国家安全人工智能委员会制定相关计划,以构建防护体系,提高病原体检测、疫苗和治疗开发、病原体追踪及疫苗分发建模五个关键领域的效率,提升美国对未来生物威胁的预警和响应能力。

日本研究团队通过重编程干细胞治疗,帮助瘫痪男子重新站立

据中国科学报3月28日消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团队完成了一项使用重编程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试验。科学家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出的神经前体细胞注射进受试者的损伤部位。一名瘫痪男子在神经干细胞注射治疗后恢复站立功能,另一名受试者恢复了四肢活动能力,但其余两人未有明显改善。

日本科研团队开发灵长类动物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

据中国科技网3月28日消息,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开发出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成功将人工基因引入食蟹猴体内,克服了传统病毒方法的局限性。该系统具有更大灵活性,可携带大尺寸转基因并能在早期胚胎阶段确认基因修饰成功与否,被认为是基因工程领域的里程碑,为疾病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提供新思路。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新型强效抗生素,有望对抗地球最强耐药菌

据Science Daily网3月26日消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型的强效抗生素Lariocidin。这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套索肽,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阻止其生长,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与传统抗生素不同,Lariocidin能够绕过现有的抗药性机制,且对人类细胞无毒,为破解“超级细菌”治疗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轻量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

据智药局公众号3月27日消息,南京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轻量级深度神经网络模型LightRoseTTA,其具备高效的预测能力和极低的资源需求。作为一种轻量级但高精度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LightRoseTTA的出现标志着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重要进步,将在未来的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源

中国计划于203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聚变裂变发电厂

据《南华早报》3月27日消息,《南华早报》称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首座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星火”核电站。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江西联创光电联合推进,总投资200亿元(27.6亿美元),选址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该项目是全球首个以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为核心的商业化能源项目,具有100兆瓦发电能力,设计Q值(能量增益因子)超过30,标志着人类首次将聚变能与裂变能结合应用于实际发电。该项目核心依托联创光电研发的高温超导技术,包括全球首台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聚变-裂变混合反应机制,通过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驱动裂变反应,既降低传统裂变堆的核废料风险,又缓解纯聚变对极端高温高压条件的需求,使技术可行性大幅提升。

美国熔融氧化物电解炼铁工艺取得新突破

据双碳情报3月28日消息,美国绿色钢铁初创公司波士顿金属在不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情况下,成功运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炼钢反应器,并生产出超过1吨的金属。这一里程碑的进展意味着波士顿金属距离其熔融氧化物电解(MOE)炼铁技术的商业化又近了一步。该工艺是将铁矿石放入反应器中,与其他原料混合,然后通电将混合物加热到1600℃左右,从而完成冶炼反应。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炼钢用多阳极反应器的首次运行,成功生产了约1吨金属,未来计划建造一个更大的系统,继续探索如何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测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海洋

美海军展示“宙斯盾”系统对抗高超声速威胁的能力

据海军新闻网3月25日消息,美海军“平克尼”号驱逐舰(DDG 91)成功完成第40次飞行测试。在此次测试中,美海军使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宙斯盾”作战系统探测、跟踪并使用模拟的“标准-6”反舰导弹对高超声速中程弹道导弹(MRBM)目标进行了攻击。此次成功试射凸显了“宙斯盾”作战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防环境的能力,该系统既有海基配置,也有陆基配置,展现了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未来有望成为导弹防御的重要支柱。

加拿大公司在美国法律许可下申请深海采矿

据路透社3月28日消息,加拿大深海采矿公司The Metal Company已经向美国商务部申请海底矿物勘探和开采许可,并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交了预申请咨询。由于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尚未通过关于深海采矿的相关法规而无法批准和监管开采活动,因此该公司计划根据美国1980年出台的《深海海底硬矿物资源法》向美国申请许可。据报道,该公司申请商业深海采矿的行为一直存在争议,环保组织呼吁禁止所有相关活动,并警告海底工业活动将造成生物多样性不可逆的损失。

澳大利亚公司合作设计船用微型模块化反应堆系统

据贝尔德海事网3月27日消息,澳大利亚的船舶设计公司Seatransport和Deployable Energy已开始合作设计适用于应急响应船的微型模块化反应堆系统。该项目将设计一艘73米长的两栖应急救援船,该船将利用2到5个1MWe的微型模块化反应堆(MMR)提供动力,可以在不加燃料的情况下运行8到10年,并可以停靠在港口向受灾地区提供电力。据报道,英国劳氏船级社也参与了该项目。

法国卢克索伊基地重建核能力

据中国国防报3月28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视察卢克索伊空军基地时宣布,该基地将成为法国第四个具备核打击能力的空军基地。卢克索伊空军基地在2011年之前曾具备核打击能力,但之后核能力被取消,甚至一度面临关闭危机。法国计划未来投入15亿欧元(约合16亿美元),采购两个中队共计40架“阵风”F5战斗机,为其配备可携带核弹头的ASN4G高超音速导弹,这些战斗机和导弹都将部署在卢克索伊空军基地。据报道,法国此举旨在彰显法国拥有独立核威慑能力,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中国台湾地区推出自主研发的军用级无人艇

据国际船舶网3月27日消息,台湾国际造船公司推出一款军用级无人艇“奋进魔鬼鱼”号(Endeavor Manta)。该艇长8.6米,宽3.7米,满载排水量5吨,最高航速35节以上,可以搭载轻型鱼雷、高爆炸药等武器。此外,该艇采用“三体船”设计,该设计可大幅提升在恶劣海况下的适航性,是一款专为台海环境量身定做的无人艇。

航空

美陆军3D打印自杀式无人机完成测试场首飞

据DefenceIndustry网站3月27日消息,美陆军在“2025陆军远征战士实验”(AEWE 2025)演习中完成“地狱猎犬”-S3 3D打印自杀式无人机首次试飞。该无人机由美国卡明斯航空航天公司研发,航速超每小时600千米,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在战斗部、电子战和情监侦等不同任务中实现载荷快速切换。美陆军表示,此次首飞测试验证了该无人机在实战环境中的可靠性。将为陆军步兵旅作战部队提供高速、远程的穿透杀伤能力。

国通用原子公司推出新型无人机指控系统,实现多架不同类型无人机同时指挥控制能力

据通用原子公司网站3月21日消息,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推出TacSit-C2新型战术态势感知系统,为全面提升空中无人作战力量指挥控制能力提供支持。该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可将雷达、电子情报、通信情报和光电/红外传感器等多类系统集成至一个应用程序中,并能够灵活集成至无人机任务载荷中。同时,该系统具备多任务控制能力,允许一名操作员同时控制多架不同类型无人机,为加速推进“马赛克”作战概念落地提供重要支撑。

航天

美国火箭实验室为德国OroraTech公司发射8颗对地观测卫星

据SpaceNews网站3月26日消息,美国火箭实验室使用“电子”号火箭从新西兰发射场成功为德国OroraTech公司发射8颗立方体卫星,并将其送入太阳同步轨道。8颗立方星作为OroraTech公司野火监测星座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天基对地观测重访周期,填补下午时间段的监测空白。此前,该星座已完成3颗卫星的发射工作,拟于2025年底前再完成8颗卫星发射任务。

美国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开展高超声速防御模拟实验

据航天防务3月28日消息,美导弹防御局与海军合作,在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靶场开展高超声速防御模拟试验(代号FTX-40)。试验中,美军发射高超声速导弹靶弹后,使用“高超声速和弹道跟踪太空传感器”(HBTSS)卫星和“平克尼”号(DDG-91)驱逐舰载雷达探测和跟踪靶弹,并在“虚拟宙斯盾”系统中模拟发射升级型“标准”-6 1A导弹与靶弹交战。HBTSS卫星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指控系统处理后传输到“宙斯盾”系统中。此次模拟试验将降低2025财年的高超声速实弹拦截试验(代号FTM-43)的技术风险

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火神-半人马”火箭获美太空军认证,将可执行国家安全发射任务

据SpaceNews网站3月26日消息,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火神-半人马”火箭获美太空军认证,将可执行国家安全发射任务。根据计划,该火箭将于2025年夏季执行首次国家安全太空发射任务。ULA希望在2025年年底前达到每月两次发射的发射能力,并在2026年执行20次发射任务

加拿大Telesat公司与ADN Telecom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为孟加拉国和南亚提供天基网络服务

据marketscreener网站3月26日消息,加拿大Telesat公司与ADN Telecom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为孟加拉国和南亚提供天基网络服务。ADN Telecom是一家总部位于孟加拉国的电信公司,为包括政府机构、国防实体和金融部门在内的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Telesat公司的“光速”星座正在建设,拟于2026年开始部署,2027年提供服务。

新材料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学院开发了可终身使用的安全核电池,可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

据TechXplore 3月26日消息,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可终身使用的安全核电池,可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二氧化钛基半导体,并用钌基染料进行敏化。当放射性碳的β射线与经过处理的钌基染料发生碰撞时,会发生一系列电子转移反应,称为电子雪崩。该电子雪崩被二氧化钛层收集并穿过外部电路,从而产生可用的电能。与之前仅在阴极上使用放射性碳的设计相比,研究人员的电池在阴极和阳极上都使用了放射性碳,其能量转换效率从0.48%提高到了2.86%。

英国Phasecraft量子算法公司开发了THRIFT算法,将量子计算机对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的模拟能力提高了10倍

据IOT WORLD TODAY 3月27日消息,英国Phasecraft量子算法公司开发了THRIFT算法,将量子计算机对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的模拟能力提高了10倍。THRIFT不会像传统方法那样平等对待所有相互作用,而是策略性地将计算能力集中在量子系统内最关键的相互作用上,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并优化有限的量子计算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先进制造

美国最高法院称政府可将3D打印枪支等视为普通枪支,此类枪支必须拥有序列号并且需要进行背景调查

据3D Print.com 3月27日消息,美国最高法院表示,政府可以将幽灵枪(包括用3D打印制造的幽灵枪)视为普通枪支。这意味着人们通过3D打印机自行制造的无法追踪的枪支的套件和零件现在必须拥有序列号并且需要进行背景调查。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