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品质。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既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品质。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既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1、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1.1理论价值
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1.2实践价值
红色基因所承载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基因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品质,能够激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2.1 树立红色育人理念
高校应充分认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性,将红色育人理念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红色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教师树立红色育人意识,在教学中自觉融入红色元素。
2.2 完善红色教学体系
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结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红色教材或教学案例集。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保红色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加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红色经典阅读、红色影视赏析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拓宽学生的红色文化视野。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3 创新红色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例如,在讲解革命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红色文化在线课程、网络论坛等,拓展红色教育的时空维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红色文化学习资料、布置在线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红色精神时,可以选取典型的红色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所体现的红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2.4 加强红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红色文化研究背景的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充实红色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红色文化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为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建立红色文化专家库,邀请党史专家、革命后代等走进高校思政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红色教育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曾卫平、李琪)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