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青年!致敬伟大胜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5:57 1

摘要:9月1日,学校举办服务保障纪念活动 出征仪式。党委书记倪海东,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李志坚及学工部、校团委、保卫处和二级学院领导出席,勉励师生牢记使命、担当重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卓越的专业素养展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北语青年

烽火八秩铭青史

弦歌一曲壮山河

师生共铸凌云志

志愿同心谱华章

2025年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183名师生

参与广场合唱和大会志愿服务

以磅礴旋律再现民族抗战的壮烈史诗

用志愿汗水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志愿者 4100小时的服务时长

他们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予的政治任务

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纪念活动工作任务

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作出重要部署

全面推进训练、培训与各项保障措施落实落细

校领导多次看望慰问师生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实支持

英姿勃发!

一场青春与历史的双向奔赴

9月1日,学校举办服务保障纪念活动 出征仪式。党委书记倪海东,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李志坚及学工部、校团委、保卫处和二级学院领导出席,勉励师生牢记使命、担当重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卓越的专业素养展现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北语青年风采。

9月3日凌晨,北京语言大学合唱团和志愿服务队183名师生肃然整装、集结待发,以最饱满的状态在星光下奔赴天安门广场和志愿服务点位,合唱团师生将情感融入每个音符,用最嘹亮的歌声唱响抗战精神,志愿者将热情注入每一个服务细节,用最温暖的行动传递青年担当。

3日下午,师生陆续返回学校,校领导亲切迎接师生凯旋,段鹏校长对我校师生圆满完成任务表示热烈祝贺和高度赞赏。

百炼成钢!

用歌声和汗水回应时代呼唤

我校广场合唱团于5月初正式组建,由 81名师生组成。5月16日以来,合唱团开展 日常训练43次,联合训练14次,累计时长近15000余小时。合唱团分为男高音、男低音和女高音三个声部,团队围绕“声、情、形”构建系统训练体系,训练内容涵盖乐理基础、多声部视唱、情感表达、演唱体态等,对《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等经典抗战曲目的创作背景研习,让师生们在旋律中感悟烽火岁月的民族气节。为提升舞台表现力和身体素质,合唱团 每周进行4小时体能训练,包括站姿、坐姿、核心体能等项目,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铁一般的意志应对盛夏酷暑与高强度排练的双重考验。历经近 4个月的刻苦训练,北语师生以 “百炼精练一首歌”的执着,最终实现 “千人一声”的和谐共鸣,得到了指挥部的高度赞扬。纵使七月骄阳似火,亦或暴雨如注,北语师生都以最高的标准和最饱满的热情完成每一次训练。大家表示,《保卫黄河》里“风在吼”的呐喊,不再只是音符,而是师生们与历史对话的誓言,更是新时代北语青年“强国有我”的铿锵宣言。

我校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于6月底,由 102名师生组成,分别分布于近端引导、安检和远端集结多个关键岗位。自7月14日起,志愿服务团队根据指挥部要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校内专题培训工作,完成了涵盖 “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实践锻炼、体能训练”四位一体的综合培训课程,课程设置包括志愿服务理念、外语服务、礼仪知识等 16门、共计 27次专项课程,累计培训总学时近 5000小时。我校在培训过程中创新开展“关爱特殊儿童”特色志愿实践项目,让志愿者在真实服务场景中提升服务能力,深刻体悟志愿服务精神。通过 情景模拟、笔试、面试等多形式考核,全面夯实志愿者的政治素养、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经过整个暑假的系统培训,这支队伍已成长为响应迅速、协作默契、专业过硬的服务力量,演练期间便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作风扎实、吃苦耐劳的先进典型。志愿者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思政铸魂!

北语青年“思政方程式”的满分答卷

参与纪念大会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演出和志愿服务任务,更是一次直抵心灵的思想洗礼、一场凝聚信念的精神锻造。 学校第一时间成立重大活动临时党组织、团组织,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活动全过程,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深入学习抗战精神,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根基。

临时党团组织创新打造 “历史+艺术”沉浸式红色育人课堂,将思想引领、历史学习和艺术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师生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美术馆、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卢沟桥历史博物馆等场馆, 沉浸式参观纪念活动主题展览,在文物与史料中全景回溯抗战历史,感悟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开设“铭记抗战历史・树立正确二战史观”专题党课,举办“以赛促学・党史铭心”党史知识竞赛,开展抗战书籍阅读分享会、祖辈抗战经历分享会、抗战歌曲背景解读会,发起“执笔峥嵘・青春铭志”征文活动, 将思想引领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让师生在互动体验中深化认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从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到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再到民族复兴大任的主动担当,一系列思政活动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北语师生以行动践行初心、以担当诠释使命的生动注脚。

硬核保障!

北语师生这样“充电”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全力支持本次专项工作,构筑起 “6个保障+3个激励”保障体系,从九大方面保障师生“零顾虑”上岗。针对暑期高温训练定制的 “防暑降温包”,为每次外出训练及演练配套的 “能量补给包”,为暑期留校生活准备的 “生活慰问包”,为体能训练配置的 “体育锻炼包”,应对突发情况预备的 “应急医用包”,保障仪容仪表的 “形象服饰包”,各类保障物资从不缺席。 60余次、 近3万份的物资发放, 100余次的场地协调, 100余次的交通协调,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学校的关心关爱。学校领导多次慰问,并为师生准备温馨生日会;带队教师全程陪伴,一对一谈心谈话。 从保障物资到心理关怀,从课程协调到生日惊喜,从出发的惊喜欢送仪式到凯旋的暖心欢迎仪式 ,我们尽最大努力,让同学们尽可能安心、放心地全身心投入训练。这场跨越80年的青春接力,因暖心的保障而更具传承力量。

活动结束后,合唱团成员艺术学院2022级音乐学(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专业本科生 甄语佳表示,“八十年前先辈用血肉筑起长城,八十年后我们用歌声守护他们的荣光——这是北语青年的使命,更是新时代的强音”。志愿者代表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张凌淑表示,“有幸以志愿者身份服务祖国盛会,我们真正理解了‘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深刻意义,这是平凡岗位上的极致追求,是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自觉选择,更是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赤子情怀”。

以史为鉴 砥砺前行

使命在肩 青春报国

北语师生将始终坚守初心

永葆青春朝气

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继承革命传统 赓续红色基因

把对抗战的缅怀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校师生必将以更加坚定的志气、骨气、底气

勇担时代重任

不负韶华 不负期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

奋力书写青春篇章!

北京语言大学183名师生参与广场合唱和大会志愿服务,以青春之名,致敬伟大胜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