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企40岁以上的研发人员占比18%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5:47 1

摘要:在中国企业的研发部门中,40岁以上的面孔正在悄然增多,但这个群体依然笼罩在“35岁危机”的阴影下,他们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中国企业的研发部门中,40岁以上的面孔正在悄然增多,但这个群体依然笼罩在“35岁危机”的阴影下,他们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失业君小编 | 文
Hedieh Rouhi | 公共图库图

根据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目前有4655家A股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供了研发人员年龄结构数据,合计披露的研发人员总数约323.04万人,较2021年的242.81万人增长了约33.1%,增加逾80万人。

以40岁为分界线,2024年40岁以下的研发人员为262.95万人,占比超八成(81.37%);40岁以上为60.19万人,占比18.63%。这意味着,40岁以下的青年研发人员仍是主力军,但中年研发人员的占比正在缓慢上升。

三年间,40岁以上研发人员占比从16.09%增加到18.63%,增长了2.5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40岁以上研发人员从39.08万人增加到60.19万人,增长了54.02%。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原有研发人员年龄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开始更加重视经验丰富的研发力量。然而,这个增长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年研发人员面临的严峻职场环境。

在35岁至40岁的关键职业阶段,许多研发人员遭遇了所谓的“35岁危机”。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是,一位35岁的程序员被裁后,投了200份简历,只有3个面试机会,却面临着1.8万的房贷和孩子上国际幼儿园的经济压力。

不同行业对研发人员年龄的偏好差异显著。科技属性强的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40岁以下与以上研发人员的比例高达9.78∶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消费电子及电气业、汽车制造业的40岁以下/40岁以上比值大于6。这意味着在这些行业中,大概6-7个年轻研发人员中才会出现一名“大龄”研发人员。

相对传统的产业则对中年研发人员接纳度更高。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与采矿行业中,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研发人员基本对等。这些行业对工作经验的依赖度较高,使得中年研发人员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半导体行业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在海光信息、复旦微电、中芯国际和北方华创等半导体龙头企业,40-50岁员工总数仅占30-40岁员工总数的20%-43%。这表明35岁后,“打工人”会陆续离开半导体大厂,到了40至50岁的阶段,最终留下的比例可能仅有3到4成。

从企业所有制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在留住40岁以上研发人员方面远胜过民营企业。在2024年A股公司披露的40岁以上研发人员中,有约33.86万人来自国有企业,占比高达56.3%。

民营企业有约22.54万名40岁以上研发人员,占比约为37.5%。中央国有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拥有约20.6万名40岁以上研发人员,占全部40岁以上研发人员总数的约三分之一。

这种所有制差异反映出制度环境对研发人员年龄结构的直接影响。国企更倾向于构建稳定、长期的研发梯队,对中年人才的容纳度更高;而民企则更侧重速度和效率,倾向于依赖年轻、冲劲足的技术人力。

韦尔股份是一个例外,它在半导体行业中展现出对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的重视。2023年末,韦尔股份40岁以上研发人员共计812人,比30岁以下(574人)多出238人。

网络社区上,一位40多岁的工程师道出了许多同龄人的困境:“在公司干了十几年,一直做项目,修修改改的。最近搞研发,搞了几年,却没什么成绩,老板已经很明显地嫌弃他了”。

他进一步透露:“做设计这么多年,实际上就是根据原有的设备修修改改,很多时候连计算选型的核心东西都不是特别清楚”。这种“伪成长”——看似忙碌,实则毫无技能积累的现象在研发领域并不罕见。

很多人打工五年,却只有一年经验——因为每天都在重复劳动。这种状况导致35岁被优化的人,“不是年龄大了,是性价比低了”。

失业君小编建议,面对年龄带来的职场挑战,中年研发人员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可每月强制自己接触一个新领域(比如学点数据分析/用户调研/项目复盘),每季度刷新一次简历(看市场需要什么技能而你没有),每年挑战一个跨部门项目(拓展能力圈)。

AI时代的到来为研发人员带来了新机遇。AI工具正在显著提升开发者的工作效率。GitHub的调查显示,60-75%的用户报告在使用GitHub Copilot时感到工作更有成就感,编码时更少挫败感。

此外,中年研发人员可以考虑将方向转向更重视经验的领域,如网络安全行业。2024年,网络安全上市公司研发队伍正在向以30-40岁为核心、40岁以上的资深研发人员占比提升的结构转变。

不仅网络安全行业,在那些技术传承周期长、对操作经验要求高的传统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和金属冶炼等,50岁以上研发人员的总数达到约11.81万人,较2021年的9.15万人增长近三成。

随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实施,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高龄”研发人员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的经验不再是累赘,而变成了无可替代的财富。

网友热议

@怪咖钓手(IP京):

看完数据稍微松口气,原来40以上的研发还有近20%,不是传说中的35岁就被集体优化。但一想到半导体行业40-50岁只剩30-40岁员工的两到四成,又开始焦虑了……

国企占比56.3%说明了一切!稳定性和经验积累还得看体制内,私企恨不得全用应届生,便宜又耐加班,经验积累?不存在的!

@郝知了sky(IP鲁):

小编建议每月学新技能那个太理想化了!天天996哪来的时间学习?公司只想要即战力,不愿意培养大龄员工,恶性循环。

@五月寒烟(IP皖):

网络安全和传统制造业才是中年码农的归宿啊!技术更新慢,经验值钱,互联网快钱赚完了终究要面对现实。

@H5senberg(IPHK):

看着数据增长(40以上研发三年增54%),但分母变大也是因素。关键是35-40这个坎能不能迈过去,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就转行了

最后一条,

有好路子转更好哇……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