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法治人社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微信
202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法治人社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人社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活动。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专题辅导报告,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工作要求,带头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二)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部务会,研究部署法治重点工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有关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均按规定分别提交党组会、部务会集体讨论决定。印发《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工作要点》,对法治人社建设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二、依法全面履行人社行政职能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4年版)修订工作,不断完善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制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内部管理服务办法》,提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水平。
(二)全面完成人社领域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综合施策,加力推进就业工作,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稳妥有序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积极进展。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出台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优化企业工资宏观指导调控,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三)做好法治建设表彰工作。及时表彰法治先进典型,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开展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模范法官表彰,授予40个单位“全国模范法院”称号,授予65名同志、追授4名同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追授1名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四)提升人社政务服务效能。扎实推进人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按照国务院部署,牵头落实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和退休“一件事”,配合落实13个具体事项。深入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巩固和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延续优化一批惠企便民政策。加强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借助银行、邮局、基层平台等下沉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全面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加强“好差评”数据分析运用,以大数据促进监管、提升服务。
三、健全人社法律制度体系
(一)围绕中心工作推进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为延退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关于实行技师聘任制的暂行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修改《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废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全年共审核规范性文件草案84件次。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持续深入推进欠薪治理。深入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畅通维权渠道,优化运行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及时接收处理农民工欠薪维权诉求,组织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打好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失信惩戒“组合拳”。全年共办结工资类案件62.02万件,为244.6万名劳动者解决工资264.56亿元,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2329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3389件。
(二)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聚焦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促进合规用工,纠治就业歧视,维护劳动者公平就业权益。组织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和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现场检查,加强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加大基金监督执法力度,保持对相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创新执法方式。以“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开通运行全国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动态监测、实时预警、稳妥处置欠薪疑点,为精准、高效、事前行政执法提供有效支撑,扎实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将2467户用人单位纳入失信名单,强化信用监管。
(四)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和系列指引指南落实,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积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会同国家邮政局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快递行业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快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会同司法部等六部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整合调解优势资源,汇聚多部门力量,有效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难题。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党内监督,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日常监督制度化,严格执纪问责。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推动社会保险法全面有效实施。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工作,2024年共承办全国人大议案、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969件,全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积极采纳代表委员合理建议,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二)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出台《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办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基金安全风险。动态梳理更新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配合审计署开展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并进行整改,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及部党组决策部署、重大经济事项依法按程序决策作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印发落实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具体举措、政府信息对外公开期限有关文件,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完善部门户网站政策文件库,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质效。规范依申请公开,全年共办理依申请公开558件。健全网民留言来信办理机制,认真办理部长信箱来信、中国政府网网民留言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形势分析和应对处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制定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和依法分类处理清单,常态化开展信访突出矛盾化解和源头治理,持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首次在全国范围开展仲裁案件评查工作,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升仲裁办案质效。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开展协商调解“总对总”工作,联合发布欠薪典型案例,携手构建源头预防、调解仲裁挺前、诉讼托底的争议联调共治解纷新模式。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行动,全国建立乡镇(街道)调解组织3.6万家,在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普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窗口,调解工作人员近6万人。2024年,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办理争议案件425.7万件。
(三)妥善处理行政争议。2024年,部本级共办理行政复议申请207件、行政应诉一审案件55件,办理检察监督案件2件、国务院裁决案件8件。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建立“3+N”工作机制,针对案件多发问题开展分析会商、研提对策措施,推动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
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组织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组织开展以“人社普法进万家 法治保障你我他”为主题的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以“人人参与 全民参保”为主题的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结合“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高质量扩面专项行动,统一编发宣传解读口径,制作“法治护民生 经办暖民心”宣传视频,利用党员制播项目策划拍摄动漫短视频,通过各类媒体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宣传,普法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显著提升。
(二)创新普法方式方法。配合应急管理部举办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参与线上答题总人数超过759万人,答题量超过7亿。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围绕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人社日课”“人社政能量”“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人社政策直播间”等栏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准解读政策。
(三)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推动系统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等单位的调训、法治专题研修班学习,利用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法治知识竞赛活动等载体,丰富法治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八、健全法治人社建设科技保障体系
(一)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人社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89亿人,其中领用电子社保卡10.7亿人。完善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及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渠道服务功能,开通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161项全国性服务,全年服务219亿人次。全国12333热线全年接听总量超过1亿次。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组织修订并印发《社会保险标准体系(2024年)》,修订《人才测评服务规范》等2项国家标准,发布《合作机构经办社会保险业务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和《公共创业服务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围绕重点改革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推动制定修订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开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不断完善人社法律制度。二是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进一步加强数字人社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继续开展治理欠薪、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支持配合人民法院、检察院司法监督,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五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主题普法活动,举办法治知识竞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5年3月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