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删了好友,聊天记录还能留着?而且还能偷偷加回来?”——刚看到微信8.0.62这俩灰度功能,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背后发凉:原来“断联”只是自己单方面以为的断联。
“删了好友,聊天记录还能留着?而且还能偷偷加回来?”——刚看到微信8.0.62这俩灰度功能,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背后发凉:原来“断联”只是自己单方面以为的断联。
先说最戳痛点的那条“删除好友时保留聊天记录”。
过去一键删掉,对话框瞬间蒸发,像把一整本日记直接撕掉。
现在系统问一句“要不要留?”——留,意味着哪天情绪反扑,还能翻到对方最后一次说“早点睡”;不留,也等于亲手把证据推进碎纸机。
选择权第一次交到用户手里,却像把刀柄递给了深夜情绪。
再聊更微妙的“偷偷加回”。
只要对方没先删你,点一下灰色提示条,好友秒回列表,连句“我后悔了”都不用发。
灰度测试里,有人试了三回:删、加、再删,聊天记录纹丝不动,像什么都没发生。
这功能最吊诡的是,它让“删除”变成一次可逆的隐身操作——表面断联,实则留门缝。
以后看到“对方还不是你的朋友”,别急着伤感,可能只是对方在测试你删没删他。
微信的灰度节奏也很有意思。
8.0.61刚上线“撤回删除的聊天记录”,62就补上“删好友不删记录”,再叠上“无感加回”。
一套连招下来,像把“后悔药”做成套餐:先救误删,再留后手,最后连道歉都省了。
产品经理大概算过,现代人平均每段关系有2.7次拉黑冲动,能留一点余地,日活就多一点黏性。
但别急着夸贴心。
这功能最锋利的部分,其实是把“社交礼仪”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以后被删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被删过。
对方若无其事躺回列表,聊天记录完好,像从没离开。
你以为的体面告别,在对方那里只是按了个暂停键。
要不要更新?
如果手机里躺着几百个“再也不会说话”的对话框,这版本简直是存档神器。
但如果刚经历一场需要仪式感的分手,建议先别升级——留不留记录,不是技术问题,是心里那道坎过不过得去。
来源:雨丝中撑伞的游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