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海岸线漫长,达到了1.8万公里,如果算上所有岛屿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但我国只是濒临太平洋,虽然我国云南省距离印度洋的直线距离为643公里,但我国没有濒临印度洋,而是被缅甸隔开。那么我国将云南纳入版图后,为何没有拿下缅甸,濒临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海岸线漫长,达到了1.8万公里,如果算上所有岛屿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但我国只是濒临太平洋,虽然我国云南省距离印度洋的直线距离为643公里,但我国没有濒临印度洋,而是被缅甸隔开。那么我国将云南纳入版图后,为何没有拿下缅甸,濒临印度洋呢?
第一,濒临印度洋的重要性。纵观整个世界,不仅有两洋国家,还有三洋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都是濒临三大洋的国家,分别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还有埃及,巴拿马,泰国等等,属于两洋国家。这些两洋国家,三洋国家,都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还可以对多个大洋施加影响力,避免受到制约。
比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北部都濒临北冰洋,而北冰洋属于一个资源宝库,这些国家濒临北冰洋,就可以分得北冰洋的利益。而我国只是濒临太平洋,进入印度洋,还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约7056万平方公里。印度洋,是我国和欧洲,非洲国家进行贸易的纽带。而且印度洋波斯湾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能源宝库。世界很多国家从波斯湾进口能源,我国也不例外,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我国每年也要从波斯湾进口大量石油资源。
为了避免受到马六甲海峡的制约,我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还租借缅甸港口。如果我国濒临印度洋,就无需担心受到制约,可以从西南直接进入印度洋。
第二,将云南纳入版图。早在秦朝时期,秦始皇就下令修建了连接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的五尺道,加强了和云南的联系。汉朝时期,将云南纳入益州范围,开始派驻官吏。但长期以来对云南的管辖都是间接性的,依靠当地部落首领,并非直接管理。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为了依靠当地部落首领孟获,管辖这些地区。
唐朝时期,扶植南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唐玄宗时期,南诏反唐,唐朝派兵远征,结果六万大军覆没。此后南诏加强了和吐蕃的联系,一直和唐朝抗衡。宋朝时期,和大理国长期保持了和平。蒙古崛起后,大理国还成为了南宋抵御蒙古西部战线的助手。这迫使忽必烈采取了先灭大理,再灭南宋的战术。1254年,忽必烈灭亡大理,1276年,元朝设置云南行省,直接管辖云南。
第三,缅甸的地形和气候因素。从元朝开始,云南就被稳固的纳入了中国版图,中国王朝开始继续向西南扩张。1283年,元军从昆明出发,开始进攻缅甸蒲甘王朝。1287年,元军攻克蒲甘王朝首都蒲甘城,以蒲甘城为中心,元朝设置了缅中行省,统治现在缅甸中部地区。
但由于缅甸的气候和地形原因,元朝没有在当地建立长期的统治。缅甸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西部,现在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832公里。但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而且缅甸气候炎热,非常潮湿。
缅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在湿热气候的影响下,缅甸很多地区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元朝士兵非常害怕炎热,元缅战争打了好几年,都是因为天气炎热退兵,凉快了再来打。这导致元朝失去了继续南下扩张的欲望,随着缅甸的臣服,到了1290年,元朝就撤销了缅中行省。
到了明朝时期,在缅甸设置了多个“宣慰使司”,任命缅甸当地部落首领为土司。明朝将这些缅甸土司纳入了云南行省管辖范围。明朝不向这些地方派遣官吏和征收赋税,由土官自己进行统治。当时云南也有很多土司,明朝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
到了清朝时期,云南地方不再由土司管理,而是由清朝直接管理。清朝时期,缅甸建立了贡榜王朝,实力比较强盛。1762年,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爆发战争,到了1769年11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这场战争沉重打击了缅甸贡榜王朝,但清朝损失也很大,无法继续向西南扩张。就这样,中国将云南纳入版图后,没有拿下缅甸,濒临印度洋。
来源:史学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