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标上新,莫再玩“零添加”的商业噱头丨九派时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17:41 1

摘要: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据报道,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密切相关。

又一批食品新国标来了。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据报道,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密切相关。

从避免“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消费者,到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从准确标示营养成分,到推广应用数字标签等,新国标直击民生痛点,回应舆论关切,令人欣喜。

以所谓的“零添加”“不添加”为例,很多食品生产厂家、商家都爱拿“零添加”标榜自身食品绿色健康无污染。实际上,这种标榜只是一种商业营销,经不起推敲,还涉嫌欺骗消费者。一些消费者在“零添加”滤镜的诱导下,花了冤枉钱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健康保障。

再以推广应用数字标签为例。一些厂家、商家爱在标签上耍小心思,出于种种考虑让消费者“看不清”“找不到”标签上的关键信息。此次新国标增加数字标签的标示要求,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等功能,不仅提升了消费者阅读体验感,对耍小聪明的商家形成制约。

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食品国标越来越多,这是好事,既表明消费者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也表明监管部门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精准。

设置了新国标,就要遵守新国标,让各类标准协同发力。正如报道所称,标准体系中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过程规范、检验方法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该为的,不能不为。比如,为尽可能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就要按照新标准要求,明确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再比如,新标准要求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提示语,食品生产企业就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新国标并非高不可攀的标准,而是契合法治精神和呵护公众健康的底线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切莫心生抵触,抑或阳奉阴违。

“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抓手”。但要看到,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场“猫鼠游戏”,而应是良心与规则的双向奔赴,是守规和监管的协同发力。因此,当企业守底线、监管不缺位、公众共参与,食品新国标才能更好护航食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

来源:九派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