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化这么快,我提供一条最适合普通人的学习路径,照着走就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4:35 2

摘要:其一,当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出现在眼前,就知道今天应该回家搓nano banana的文,拜托下次不要再叫开发者大会了好不?

上次去百度云智大会,让AI熏了2个小时。

说实话挺难受的,原来都准备洗洗睡了,结果憋了一肚子话,人都醒了。

简单来说,这难受有二。

其一,当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出现在眼前,就知道今天应该回家搓nano banana的文,拜托下次不要再叫开发者大会了好不?

其二,果不其然,这节目仿佛带我穿回到了一年前,那时候还会因为看到AI能生成视频而激动。

AI发展地实在太快了,快到觉得AI一天,人间十年这话说得都太保守了。

今天还有个熟人来问:“到底还要不要学工作流,总觉得发展太快了,不如再等三五年。”

AI既然变化这么快,普通人还有没有必要学AI?

先说我的答案:有,除非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为什么不能等

AI就是新的办公全家桶,当年谁先会用,谁就升得快、工资涨得快。

现在谁先会用AI,谁就能提前完成工作,蹲在工位上摸鱼,甚至可以主导公司的AI化转型。

我一朋友就因为会AI,老板甚至花钱让他出去培训,带了资源回来,还升了一级。

未来有一种岗位也会很吃香,就是帮公司做AI化转型,现在已经有公司开始招了。

这中国卷是什么滋味,你比我了解。

AI工具肯定是操作越来越简单的,但如果学的只是个工具操作,那不就成了AI最容易替代的工具人了吗?

半年前就有很多人说提示词没用了,最近老跟我吐槽某某AI工具不好用,达不到他的要求。

bro,你可曾想过提示词是干嘛用的?

学提示词至少可以提升这几种能力

结构化思维能力精准的表达能力知识的调用能力与AI协作的思维方式抽象到具象的转化能力

这些都是你未来能跟AI丝滑沟通的基础能力,一口吃不成胖子,就算天天狂炫牛饲料也不行。

从拨号上网,到智能手机,再到短视频和直播,哪一个阶段不是一浪接一浪。

等它发展完,已经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AI本质上是技术革命,它只会不断更新,哪天觉得发展完了,你也被淘汰了。

因为在AI这个圈子里蹲了2年了,各种各样的邪修路子都见过。信的早就赚得买了SU7了,不信的现在还手搓工作周报呢。

咱就是说,上面都发话了,就没必要再怀疑了吧?春晚的机器人转手绢看了没?

一文看懂: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这AI就是未来10年的大机遇!

普通人学AI的路径

我提供一条最适合普通人的学习路径,照着走就行。

简单来说就是:先用起来 → 说清楚需求 → 找趁手工具 → 学会配合 → 建立壁垒。

刚开始别想那么多,选一个顺手的AI工具就行,不管是ChatGPT、Kimi还是豆包。
每天找点小事练练手:

写日报、写周报,让AI先帮你梳理一遍。开会懒得记笔记?让AI整理纪要。

重点是先养成一个习惯:遇事不决先问AI。

这一步就是所谓的提示词,就是把模糊的想法,说清楚、说具体。

把“帮我写个方案”升级成“写一个新消费品牌的市场调研方案,分三部分:市场现状、竞品分析、用户画像,每部分500字”。

这样AI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这其实就是在锻炼表达能力和结构化思维。
顺便,把自己常用的好问题、好提示,存起来,慢慢的思维就不混乱了。

光聊天不够,得让AI真正帮上忙,挑两三样跟你最相关的深挖:

办公常用:PPT生成工具、文档写作助手。搞自媒体:写稿AI、AI绘图、视频剪辑AI。

工具就像刀子,够锋利、够趁手就好,没必要把整个刀具店搬回家。

关键是学会用好AI。

迭代:不满意就告诉AI哪里不对,好让它调整,别指望一次搞定。组合拳:让AI写框架 → 找数据 → 再做成PPT。迁移:今天用AI写报告,明天就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副业内容。

AI最强的地方不是替人干活,而是节省重复劳动。剩下的时间,就能拿去思考、创造,做更值钱的事。

走到这一步,就需要磨一把属于自己专属的武器了。

深耕行业:设计就玩AI绘画,运营就研究AI热点追踪。副业拓展:写公众号、做短视频、开小红书店铺,AI都能帮你减轻一大半工作量。写在最后

最近圈子里也在嚷嚷,说工作流早晚会淘汰。

工作流的未来受众会持续走向B端,归根到底还是做SOP定制化。

其实千百万年来,很多东西都没有变,只不过AI让一切都像坐火箭一样,极速上升。

以前干啥能吃红利,现在还是能,历史就是不断重演的。

实在怀疑,可以多读读书,也许有一天会转变想法。

来源:AI观察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