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精神是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6:41 1

摘要: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

一心为民、清正廉洁、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

无私奉献

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内核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虽然只是局部执政,但一开始便以国家政权形态和国家运行体制,管理治国安邦的国家政事。

中央苏区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政权机构,实行精干高效的国家管理机制;确立了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及其政治、经济制度,保障苏维埃国家政权的运转;创立了独特的国家法律体系,使政权在法律轨道上开展有序活动;领导苏区军民开展了各项社会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说。

中央苏区创建和发展时期,正处于革命环境极为艰难、斗争形势非常险恶的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中国共产党人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在不断探索中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革命实际条件下党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的体系化建设,中央苏区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开始显现

中央苏区的创建,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新局面,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

历史背景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向赣西南出击,开辟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0年秋至1931年秋,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年中央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

在这里,共产党人设立了外交、军事、财政等九部一局;在这里,共产党人颁布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纲,制定了选举条例、劳动法等上百部法律法令;在这里,共产党人开展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发行货币、兴办学校、惩治腐败……走进叶坪“一苏大”旧址,人们纷纷慨叹于眼前的“微缩版”机关。

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实践中,共产党人孕育形成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成为我党红色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苏区人民支持革命,苏区干部也深情地关心人民,正是这份鱼水情怀,让老区人民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叶坪景区讲解员黄露芬用自己的讲解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自己:在扩红运动中,赣南苏区到处涌现母送子、妻送郎的动人场景。当年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在反“围剿”战争中,先后将8个儿子送上前线,全部战死沙场。约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3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

E

N

D

新媒体 | 广告发布 | 活动策划 | 小程序

来源:鄂温克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