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桂香渐起。9月2日上午8:30,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在学院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院长吴世文、党委副书记洪杰文、副院长董庆兴、2025级各班班级导师及本科生办公室的全体老师出席会议,见面会由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金旻主持,百余名
金秋九月,桂香渐起。9月2日上午8:30,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在学院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院长吴世文、党委副书记洪杰文、副院长董庆兴、2025级各班班级导师及本科生办公室的全体老师出席会议,见面会由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金旻主持,百余名新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大学征程的第一篇章。
见面会伊始,金旻老师通过一组详实的新生数据,从地域分布、兴趣特长等维度生动勾勒出2025级新生群体的群像特征,让在场师生对这个充满活力的新集体有了初步认知。
随后,吴世文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学院向新生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致以衷心感谢。在介绍学院发展时,吴院长着重强调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实力雄厚、师资梯队完备、校友网络卓越”的三大核心优势,引发新生阵阵掌声。同时,他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的时代使命,从家国、专业与自我三个层面与新生分享感悟、共勉前行:一是胸怀天下,追求真善美;二是立足专业,做有理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三是打开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向外向上打开自己,寻找多种可能性,积极探索自我的同时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反思自己,理解变化也适应变化。最后,吴院长以“快乐学习,全面成长”八个字寄语新生,并祝愿2025级新生们在武大学业有成,实现全方位发展。
党委副书记洪杰文老师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专业前景问题展开分享。他以新闻传播史为脉络,结合当下复杂的舆论生态,深刻阐释了这一学科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的独特价值,坚定了新生“选择即热爱”的专业信念。洪书记还从跨学科培养体系、国家级实践平台、丰富学术资源及亮眼就业数据等方面,系统展示了学院的育人优势,并以多位杰出校友的成长故事为例,鼓励新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为“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
副院长董庆兴老师则聚焦时代变革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用“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相结合”的观点,引导新生思考人工智能浪潮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新机遇。他指出,面对技术重塑信息传播格局的挑战,同学们需主动拥抱变化:既要成为真实信息的守护者,为AI时代筑牢数据根基;又要争做人文与科技的跨界桥梁,在交叉领域开拓创新;更要坚守人的主体性价值,永葆新闻人的温度与深度。在学业规划上,董院长建议新生平衡课程学习与自主探索,既要重视GPA的积累,更要通过广泛阅读、深度实践拓展知识边界,学会分解目标、管理时间,在关注社会现实中提升专业感知力。
新生代表薛晴文的发言朝气蓬勃。她深情表达了对珞珈山的向往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坦言选择新闻传播专业,正是源于对“记录时代、传递真相”的职业敬畏。她倡议全体新生以专业为笔,以责任为墨,在关注社会百态中锤炼本领,在回应时代命题中实现价值,“让我们以理想为帆,以实干为桨,在武大这片沃土上共同书写青春答卷。”
见面会结束后,各班迅速转入新生班会环节。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2025级新生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从家乡风物到兴趣爱好,从学科认知到未来期许,陌生感在坦诚的交流中逐渐消融。各班班导师结合专业特色与成长经验,为新生送上定制化寄语,既有对学术探索的指引,也有对生活适应的关怀。随后,在班助的组织下,各班有序开展军训临时负责人竞选,同学们踊跃参与,在服务集体的意愿中展现责任担当。班会尾声,班助们高效完成档案收集、资料填写及文化衫发放等工作,为新生入学事宜画上圆满句号。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学院报告厅的集体亮相到班级教室的深度互动,这场跨越陌生与熟悉的相遇,不仅是大学旅程的正式开篇,更埋下了专业认同与集体归属感的种子。未来四年,这些年轻的身影将在珞珈山下汲取养分,在新闻传播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成长为无愧于时代的传媒力量。
图片 | 珞新传媒 新闻部 陆子妍
文字 | 珞新传媒 新闻部 刘心怡
运营 | 珞新传媒 新媒体部 陈珺曈
审核 | 金旻 珞新传媒 张可欣 黄敏
来源:小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