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解析】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16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11:56 1

摘要:文殊师利。各位注意,在我们所有的佛家经典中间,凡是释迦牟尼称当机者的名字。释迦牟尼跟文殊师利说话的时候,他叫文殊师利。在金刚经里面是跟须菩提对话,就叫须菩提。当他叫出这个当机者的名字的时候,就意味着下面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开示。

我们继续讲解

这里释迦牟尼佛给文殊师利举一个地藏菩萨前世的故事

看原文“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这是讲地藏菩萨往昔的因缘。

文殊师利。各位注意,在我们所有的佛家经典中间,凡是释迦牟尼称当机者的名字。释迦牟尼跟文殊师利说话的时候,他叫文殊师利。在金刚经里面是跟须菩提对话,就叫须菩提。当他叫出这个当机者的名字的时候,就意味着下面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开示。

提醒大家要注意了,地藏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之前。这个时间太长了,咱们之前就说过了,不可说不可说,他也说不了,说不清楚,说不明白。咱不说了,就一句话,时间实在太长了,说不尽。在这么久的时劫以前,地藏王那一世生为大长者子。他的身份是令人尊敬的大长者。

各位,这个子是中国古代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对有智慧,有文化,有学识的人的一种尊称。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这个大长者子,各位千万不要误解成是一个年纪大的长者的儿子,不是那么回事儿啊。因为我们长者还有一个意思,就年纪大年长的人。

他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长者,子,只是尊称而已。

在那个时候,世间有一尊佛,佛号叫“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如来是通号,狮子奋讯就是比喻。狮子是百兽之王,兽中之王。具足万行,是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证得无上的佛果。是说这个如来在菩萨帝的所有的修行皆具圆满智慧,全部了悟正法,得般若上智,证得无上的佛果,所以是万行具足,叫具足万行如来。

再看原文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这个时候,长者见到狮子奋讯如来向好光明,大生欢喜之心,赞叹顶礼。同时,他就请教向佛请教你这个相好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他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成就者皆如此。相好非常重要,各位诸佛菩萨是九法界里面最好的模范,最好的形象。

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传。一个人的心如果善,如果正,他的相必然随和。一个人的心,如果邪恶刁钻,阴险狠毒,他的五官必然有问题。

相由心生啊,中国的几千年的相学,有很多东西基于心而产生。大长者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他看到佛的形象,对佛起极大的恭敬心,于是他心生欢喜,心生恭敬的同时,他想来学习,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跟狮子奋讯具足万形如来一样光明相好。

可见这个佛的形象实在太美妙了。在家学佛跟出家学佛都一样,都要做社会大众最好的形象,做不到就不是如法的佛弟子。更严重一点,那就是冒充的假的佛弟子。做不到,往往就容易造无量无边的罪孽,果报在三途。

我们大家既然学佛,心地一定要清净平等正觉,各位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啊。

若还与人争利,就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佛心清净,一尘不染,常常念着宇宙众生的真相。

真相是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啊。

在内外都能得到清净 ,个中朝内一念不生,在外一尘不染。这样才能过真善美,过智慧,过真实美满,幸福的生活。佛菩萨就是过得真真正正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凡夫执着,执着于现在吃点好的,睡点好的,行点好的,住点好的,就认为这是真正的幸福。

错了,大家有机会啊。等到地藏经结束以后,我再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无量寿经,或者大家自个儿去看一下无量寿经里面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圆满的幸福。

我们凡夫啊,内里起心动念,全是妄念,对外处处攀援,自己还不知道烦恼业障非常重,非常深,这是轮回的生活,恶道的生活。

所以读到这句经文啊,千福庄严,见佛相好。佛把这个摆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一条。我们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了好几个故事,他先讲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大长者子的故事。用意非常深,这是要给全社会,给我们未来世的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要有一个好形象啊。

千福庄严,各位不光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除了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外,还有无量无边的向好庄严。

三十二相是福德之相,不修福,就得不到这个相好。

怎么修福,断恶修善,依教奉行。

善分为有漏的善跟无漏的善。修无漏的善,我们凡夫暂时做不到,这个太高明了。我们因为烦恼习气没有断,贪嗔痴没有断,暂时做不到怎么办?我们先从有漏的善学起,世间法的标准,我们总能做到吧?做到了,我们起码是世间的善人,是六道中的善人,最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个世间的好榜样啊。

佛三十二相有一项叫广长舌相,这个舌头又长又大。说实话,各位咱们听到广长舌相,感觉这个有点像葫芦兄弟里的蛇精啊,但是在我们三十二相里面,广长舌相代表的是不妄语,不妄语积累的这个功德,才能够在成佛的时候有广长舌象。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究竟的,完美的相。

中国古时候,司马光别号君实,君实啊,君子诚实,他做到了。他在晚年的时候自己反省,司马光说,我自己一生不做妄语。中国有句古话叫实无不可对人言呐。这就是我们司马光说的,一生所做,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最后,司马光晚年皈依三宝,在他家人面前也树立了好榜样,树立了好形象。

那么今天,说老实话,我们学的什么佛啊?许多四众弟子搞不清楚究竟啊,每天诵读大乘,天天认真反省检点,这个做到了吗?扪心自问,做到的人太少了。实实在在讲要认真去诵读,认真去按照袁了凡说的反躬自省。

不管读多少经文,我们不在乎读了多少句,哪怕只读了一句两句,我们要做到这个一句两句,这才能够受用无穷啊。生生世世受用,各位修行的根本最基础是敬业三福啊。

我们一直在翻来覆去说这个事儿,敬业三福一展开,就是一切佛法,无量无边佛法浓缩在一起,就是敬业三福这十一句话,绝对不要小看。这十一句话再归结到一个根本,上面就是四个字,孝养父母,孝亲尊师,万金千论,千金万论,所有一切正法的典籍,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无边的证悟的法门,都离不开,出不了孝亲尊师四个字。三学六合,六度十愿种种修行方法,都是孝敬的落实,以孝敬为基础,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落实在处世待人接物之中,这是真真正正真心学佛。

真学佛,要改样子,心要改,言行举止要改,起心动念要改,天天读经,甚至天天讲经说法,心理没有改,还是世俗心,轮回心,贪嗔痴慢疑之心,就不是真学佛。

各位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念念利益一切大众,不为自己,不考虑自己,不考虑小我。如果为自己很简单嘛,我们学小乘阿罗汉,住大涅盘,多自在啊。

为众生就辛苦啊,要随类化身,不辞辛劳。辛劳是世俗人生的观念,实在讲啊,佛菩萨已经证悟大道,他们没有辛劳,也感觉不到辛劳。佛菩萨无我嘛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哪里会有辛劳?

那真真正正证悟到了随类化身的时候,只会越做越生欢喜心啊。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我们读到这一句经文,感慨万丈,怎么样学佛才能够有佛的形象?若不认真依教奉行,怎么可能会有佛的形象?空谈嘛。

再看下文,“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这是讲地藏王菩萨他发的大愿,地藏本愿的由来,这是最早的根源,启蒙的由来就在这儿。

狮子奋讯如来告诉大长者,你想要跟我一样证得庄严的佛身相好千福庄严呐,那你就必须发很长远,很久远的心。

无量劫你要发心,无量劫来度脱一切受苦众生,实在讲,所有的佛菩萨都是这么做的,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毫无抱怨,一定要发大菩提心啊。众生无边誓愿度,特别是一切受苦众生。

受苦众生主要指六道,特指我们六道里的下三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三途众生就在我们周边,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贪嗔痴啊,贪心就容易堕落到恶鬼道去,嗔恚容易堕落到地狱道去,愚痴容易堕落到畜生道去。

地藏王菩萨有能力化身到三恶道度脱受苦众生。我们暂时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度还没有进入三恶道,但是造三恶道业因的这些众生,这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要知道这些人也是苦难众生,不要认为这些人当中现在可能有大富大贵,佛眼看到他是恶道众生了,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在佛菩萨眼里,虽然现在他在享受大富大贵,但是他已经造作了恶鬼,地狱道的因。这世结束,他如果不及时的断恶修善,改过自新,那么这一世结束,他将要到达三恶道去。

那么我们怎么度他?我们首先自己要舍弃贪嗔痴,自己能够清净自在,给他做一个榜样,让他从我们的生活行为中反省觉悟。其次才是在因缘和合,机缘成熟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他,去教化他,去点化他,让他能够断恶修善,依教奉行,乃至老实念佛。

我们在细说天南海北专辑里面给大家介绍了这个金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舍寿往生的故事,因为他造了地狱恶果的这个因,他必下地狱,怎么办?寿命都不要了,赶紧的念佛求往生啊,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起码以后再去地狱,他不用去受苦还债,不用随业流转。

他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做了佛菩萨以后,再去地狱,他是乘愿再来,用度化救拔地狱恶苦众生的这种方式去还愿,起码他不受苦了啊。

好,我们这一集就先讲到这里。

来源:殊妙安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