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2025年怀集县水稻无人智能机械及旱播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怀集县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到现场指导。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植思华,怀集县委副书记江建军出席活动。
3月27日,2025年怀集县水稻无人智能机械及旱播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怀集县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到现场指导。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植思华,怀集县委副书记江建军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蓝钟镇的农户怀着好奇与期待,
早早汇聚在示范田周边,
多台无人智能机械往来穿梭,
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无人驾驶的旋耕机在田间稳步前行,
所过之处,泥土被精耕细翻,
展现出高效的作业能力。
“以水稻为例,过去传统耕作方式下,一人一牛一天最多能耕两亩地,现在一台无人驾驶旋耕机一小时就能完成20亩地的作业量。”罗锡文院士表示,无人智能机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据了解,
这些无人智能机械
在先进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加持下,
能精准完成耕地、播种、施肥等农事操作。
无人驾驶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
无需人工干预,
便能按照预设路线和参数,精准作业,
快速高效完成大面积播种任务,
播种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倍,
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误差。
“今天看到无人智能机械播种,很快就把70亩田播完了,我特别兴奋。以后种田有这些高科技帮忙,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还有专业团队提供服务,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农户陈梅芳在参观完无人智能机械播种演示后,兴奋地说。
“过去,供销社在大家的印象中主要是卖肥料、农药、种子这些农资。”罗锡文院士在现场分享道:“但今天怀集的供销系统把智慧农业推广到了田间地头,为怀集农业全产业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这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引领,改变了大家对供销社的传统认知,怀集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此外,
基地大力推广旱播技术。
以水稻种植为例,
摒弃传统的泡田、育秧、插秧繁琐流程,
直接将处理好的稻种播撒在整理后的旱田中。
这一创新技术节水效果显著,传统水稻种植每亩需用水600-800立方米,而旱播技术每亩用水量仅200-300立方米,大大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旱播技术减少人工与机械投入,每亩可节省成本300元,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行,为怀集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怀集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智慧农业的新时代,引领农业生产的变革方向,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怀集发布报料投稿邮箱
欢迎投稿、报料!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记者:陈莉莉、卢国红、彭达县、何柳林
编辑:李卓灵
编校:植敏仪
审核:陈友
来源:怀集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