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一集,一集就一集,《棋士》不紧不慢地播着,可观众早就坐不住了。围棋是个幌子,高智商犯罪才是主线,王宝强靠一张脸、一副棋盘、一把情绪,把一个“底层老实人是怎么变坏的”故事演出了血肉。说他疯?不,是这世界逼人疯。说他坏?那可得先问问,这社会到底怎么了。
每天一集,一集就一集,《棋士》不紧不慢地播着,可观众早就坐不住了。围棋是个幌子,高智商犯罪才是主线,王宝强靠一张脸、一副棋盘、一把情绪,把一个“底层老实人是怎么变坏的”故事演出了血肉。说他疯?不,是这世界逼人疯。说他坏?那可得先问问,这社会到底怎么了。
崔业这个角色,一上来就带着一股子“认命”的气。他教学时认真、生活中窝囊,连个20块的肯德基都要考虑半天。可就是这样的人,一步一步成了全剧最危险、也最让人心疼的棋手。他小时候是全家的“宝”,哥哥崔伟连大学都没得上,只为了给他铺路。可偏偏这路,走到最后,全是荆棘。
崔伟的人设更让人堵得慌。外人看他是刑警,是顶天立地的男人。结果呢?孩子随老婆姓、自己做上门女婿、连饭桌上都抬不起头。他有个“崔家独苗”的执念,其实不过是在找点尊严感。连岳父那点小恩小惠,他都得忍着吃下去,脸上笑嘻嘻,心里骂翻天。这男人憋屈到骨子里,憋得观众都想给他递根烟。
俩兄弟,一个太聪明,一个太隐忍,活得都不太像话。崔业嘴上说不喜欢围棋,结果下得比谁都狠。他能靠脑子把整个棋局拆了重来,也能为了复仇,把自己变成冷静的执行者。他不是生来就想犯罪,他是被“扛不动”的现实一步步压过去的。他说话带反着来,其实是唯一的求救信号。小时候说不想下棋,溺水之后才肯说出真心话:不想离开家,不想让哥哥再为了他吃苦。
哥哥崔伟看得出弟弟变了,可那层亲情像根筋,拽着他下不了狠手。他明知道崔业不对劲,也不敢往深里查。真抓了弟弟,那他这辈子就得背着“断亲情”的罪。他动不了手,也不敢轻信别人。偏偏这个时候,王总和他那套权力关系网开始冒头。
王总出场不多,可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崔伟刚盯上他,领导立马让他“休息”,还顺手通知了岳父。这操作要是没猫腻,天都能下红雨。岳父这人看似无害,其实可能就是王总的那把伞。崔伟敢动王总?除非不想在体制里混了。说白了,他不是不知道背后有人,而是没人能帮他。他只能赌一把,赌弟弟手里有王总的死证。
这剧看着像围棋,其实讲的是人生。崔业一步步落子,每一步都像是在问命运:你凭什么这样对我?他不是疯子,是被逼得不想再忍的普通人。他不是天生反派,是被生活打到地上,才决定反打回去的人。
这剧要真按套路走,那崔业肯定一黑到底,哥哥崔伟则站在正义的一边收场。但偏偏它不这样。它让崔业在最后时刻回头,让他投子认负,不是认输,是认命。他知道再走下去,哥哥也完了,家也毁了。所以他不逃了,不藏了,他要自首,用自己的方式把这局棋走完。
这一刻,他才不是罪犯,他是个真正的棋士。一个敢于面对自己过去、也愿意承担后果的人。比起那些嘴上说正义,心里想着升官发财的“领导”,他更像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结局要真这么写,那这剧就值了。不是靠反转,不是靠爽点,而是靠把人性写进棋局里。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不敢在错的局面里重新下对的棋。
生活就是一盘没有悔棋的棋。有人在一步错后不断补救,有人干脆推倒重来。《棋士》这盘棋,王宝强没用套路走,却把人物走活了。他不是在演棋手,他就是那个在生活里下过烂棋、翻过局的人。崔业不是疯魔,是现实中的“另一个你我”。所以这剧才动人。
#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这盘棋最后谁赢了?没人赢。但有人清醒了,有人愿意认了,也有人终于放下了。这比赢,更难。你说呢?
来源:英雄娱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