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龙人寿经营AB面:逆势扩张落子上海,资负两端压力犹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3:51 2

摘要:近五年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呈现"先激增后震荡回落"的收缩态势。2020年,全行业共有971家分支机构关闭,2021年翻倍至2197家,2022年达到峰值2966家。2023年数量回落至2065家,2024基本持平,为2023家。进入2025年,关停潮仍在

君龙人寿高成长背后仍存不少挑战。

文/每日财报 栗佳

近五年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呈现"先激增后震荡回落"的收缩态势。2020年,全行业共有971家分支机构关闭,2021年翻倍至2197家,2022年达到峰值2966家。2023年数量回落至2065家,2024基本持平,为2023家。进入2025年,关停潮仍在延续,前五个月已有946家机构退出,其中人身险753家,财产险193家。

当行业普遍通过精简线下网络应对数字化变革之时,一家总资产刚突破百亿的中小合资险企——君龙人寿,却选择了逆势扩张。

8月21日,君龙人寿上海分公司正式开业,成为其全国战略版图的重要落子。此前,成立于2008年的这家合资险企已在福建、浙江、厦门设立三家省级分公司。此次进军上海,引发市场对其战略意图与经营现状的广泛关注。

落子上海,君龙人寿有何考量?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合资险企,君龙人寿经过长达17年的发展,如今才在经济“重镇”上海落子设立分公司,其中的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君龙人寿在2020年开启传略转型,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驱动型险企,锚定“保险+医疗”的差异化赛道,同时依托银行及经代等优质合作伙伴,其发展逻辑始终围绕用户价值展开,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健康险领域,该公司已形成包含"小青龙"重疾险系列、"超级玛丽"IP健康险等在内的明星产品矩阵,这些现象级产品既验证了其精准的市场洞察能力,也为品牌口碑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而品牌价值的提升需要区域市场渗透力与服务专业度的双重支撑。此次上海分公司的战略布局,在《每日财报》看来是君龙人寿深化区域运营的关键落子。

君龙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郑竹凯对外表示,君龙人寿将结合上海市场特点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发挥君龙近年在“一老一少”客群赛道积累的产品与渠道经验,从养老需求切入,供给优质、稳定、可靠的年金+失能+特疾的产品组合方案,结合服务资源,持续构建“产品+服务”的健康生态圈,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发展建设养老金融市场贡献力量。

偿付能力水平达标,保险风险比例较高

自2020年以来,君龙人寿从总资产只有1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百亿,迅速崛起为市场关注的新势力。然而高速成长背后仍存诸多挑战。

偿付能力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君龙人寿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32.67%、181.41%,分别较年初下降了15.08及20.1个百分点。最近两个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皆为BBB。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风险比率——46.69%,高于同类型公司,而同期利安人寿为11.54%、北大方正人寿为9.68%、长城人寿为12.89%;而大都会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和中意人寿的风险比率则是更低,全都未超过10%,分别仅为5.64%、5.34%、7.32%。

根据测算,君龙人寿保险风险、市场风险、量化分散风险均处于较高水平。保险风险发生率34.07%,显示其产品定价偏激进,依赖性价比吸引客户,可能可能会承担很大的保险损失风险。

何为风险比率?为方便理解,先举个例子。

假设市场上有两家保险公司,均要向客户销售的保单借钱投资,承诺到期返还,一家公司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了股市,另一家公司大部分购买了国债,显然两家保司所承担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

而为了能正常兑现到期返还承诺,前者因投入股市风险较高,需要额外准备一定资金握在手上,才能应对还不上钱的风险;后者投资风险较小,则不需要额外准备资金,或准备极少资金。

这些额外准备资金所对应的就是保险公司最低资本,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越高,风险可能越大。

而风险比率则是用保险公司最低资本除以准备金负债(向客户销售保单借的钱)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说明险企资产端的风险越高,反之风险则较低。

针对该情况,君龙人寿对《每日财报》表示道:风险比率是风险构成的细分参考指标,而监管评价保险公司风险的核心标准是“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一指标直接反映公司抵御风险的综合能力。目前公司的偿付能力达标,这意味着公司运营状况良好,风险整体可控。

君龙人寿解释称当前的风险比率居高主要源于近年大力拓展保障型产品,坚定走“保险+医疗”的创新路线。与同业普遍主推增额终身寿产品不同,公司将战略重心精准放在重疾险产品上。从风险指标来看,重疾险产品对应的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占比相对较高。但换个角度,这类产品能切实贡献保单未来盈余。从公司整体运营和偿付能力管理层面分析,其对公司的偿付能力有着正向贡献,有助于公司稳健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可靠、长久的保障。

上半年投资收益率排名靠前,经营韧性仍需加强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一手担起负债端,一手要重视资产端。

根据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君龙人寿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4.67%、4.08%,在57家非上市人身险企中其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也排名靠前,为第6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君龙人寿采用了新会计准则。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仅为1.31%、1.45%,处于行业低位。

对此,君龙人寿对《每日财报》解释称:“2024年之前收益情况主要系公司出于谨慎考虑,将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的金融产品计提减值,故对公司投资收益率有较大的影响。”

《每日财报》研究发现,2024年君龙人寿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达31.65亿元,所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34.0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38.88亿元,占比总资产高达41.87%;而在可享受较为稳定利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上,君龙人寿为0。

当然,保险公司各类资产会计类型的选择是根据资产持有目的进行划分的,往往并不代表实际投资交易行为。因此,我们还要具体结合君龙人寿投资意向来看。

该公司对《每日财报》表示:“当前公司在固收部分主要将资金投向低风险长久期利率债和一些新兴产业REITs,以保障资产的稳定性和收益的可持续性。权益投资部分则聚焦于一二级股票及可转债,通过多元化的权益投资提升资产的增值潜力。”

君龙人寿表示,其投资策略始终是以挖掘长期优质资产为目标,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做好长期的专业投研能力,去获取相对高的收益,寻找并加码相对有效策略进行配置组合,并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今年投资收益率排名靠前,二季度累计盈利2.2亿元,证明了当前投资策略的可行性。

经营业绩方面,君龙人寿自开业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至2020年在现任董事长王文怀的带领下启动战略转型,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及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08亿元和0.31亿元。但随后再次出现亏损,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1.75亿元和1.73亿元。直至2024年重新实现盈利,净利润达0.46亿元,并在今年上半年保持连续两个季度的稳定盈利。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君龙人寿当期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33.53%。

对于此次业绩“增利不增收”的情况,君龙人寿解释称:“这主要归因于今年上半年公司进行业务结构的主动优化。当前公司持续聚焦高价值、长期保障型业务,并主动控制短期理财型产品销售节奏(2024年同期此类产品保费收入超5亿元)。虽然这必然短期在财务数据上有所波动,但对于公司业务结构、利润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裨益。”

君龙人寿认为,评价保险公司经营不应孤立论证某些单一指标,更需结合更为综合关键评价维度以及公司发展的基本情况——君龙人寿当前核心监管指标达标、经营盈利扭亏为盈、风险评级稳定,整体经营趋势向好。

但从未来趋势分析,君龙人寿负债端承压,叠加资产配置策略呈现较高风险偏好特征,近年投资收益率波动明显,皆会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潜在考验,风险管控、投资收益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随着落子上海,君龙人寿如何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优化产品与投资结构、增强盈利可持续性,将是其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来源:每日财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