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澳大利亚《GLP-1/GIP RA围手术期使用指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13:22 1

摘要:2025年8月,澳大利亚糖尿病学会(AD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麻醉师学院(ANZCA)、澳大利亚胃肠病学会(GESA)和澳大利亚国家临床肥胖服务协会(NACOS)四大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GLP-1/GIP受体激动剂的围手术期使用临床实践建议》。该指南针对近年来

指南中关于不停药、流质饮食和风险分层的建议

澳大利亚指南与美国、欧洲指南在停药问题上的分歧

从药效学、血糖控制、器官保护和体重管理四个方面解释澳大利亚指南的理论基础。

探讨个体化评估、胃超声检查、红霉素使用和急诊手术处理等实际操作问题。

指南在患者安全、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方面的贡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2025年8月,澳大利亚糖尿病学会(AD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麻醉师学院(ANZCA)、澳大利亚胃肠病学会(GESA)和澳大利亚国家临床肥胖服务协会(NACOS)四大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GLP-1/GIP受体激动剂的围手术期使用临床实践建议》。该指南针对近年来广泛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s)和GIP/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GIP/GLP-1 RAs)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六项核心建议,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明确指导。

这一观点与国内外其他指南的常规建议明显不同。

指南制定组解释说,研究显示,停用长效GLP-1RAs及GIP/GLP-1RA(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1至2周,通常不会显著改善由GLP-1RAs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反而,停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紧急手术推迟,或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进而引发围手术期高血糖。而高血糖已被证实与术后发病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还可能进一步延缓胃排空。

除了“不停药”建议外,指南还提出了其他五项重要建议,形成了完整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建议一强调应在实施麻醉或镇静前询问所有患者是否使用了这类药物,并让患者参与有关误吸风险的讨论和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患者可能因体重偏见影响医患沟通、认为减重药物非传统意义上的“药物”或通过非处方途径获取药物等原因,未主动告知医生使用情况。

对于使用GLP-1RA和GIP/GLP-1 RAs的患者,应建议术前24小时改为清流质饮食,之后按照标准要求禁食6小时。这一建议基于研究发现,使用GLP-1RAs的患者在仅接受胃镜检查时,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增加,但当患者同时接受胃镜和肠镜检查时,这种风险则显著降低。这表明术前较长时间的清流质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

对于未能在24小时内禁食固体食物的人,应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若未采用24小时液体禁食来调整风险,也未通过胃部超声或超细胃镜进行风险分层,那么所有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均应被视作非空腹状态/胃部充盈状态。这些建议体现了谨慎原则,确保在缺乏确切风险评估的情况下,采取最安全的麻醉管理措施。

这一建议基于研究发现,在健康男性受试者接受GLP-1类药物输注时,200 mg静脉注射红霉素能够完全逆转由GLP-1类药物引起的胃排空延迟,而其他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和多潘立酮)则无此效果。

建议编号 核心内容 关键要点

建议一 主动询问用药情况 所有患者都应被询问是否使用GLP-1/GIP RA,并参与误吸风险讨论

建议二 不建议术前停药 停用药效学改变不明显,且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和手术延迟

建议三 术前饮食调整 术前24小时改为清流质饮食,之后标准禁食6小时

建议四 风险缓解措施 对未禁食固体食物24小时者采取胃超声等风险评估

建议五 红霉素使用 可考虑使用红霉素逆转胃排空延迟

建议六 谨慎原则 未采取风险降低措施者应视为“胃饱满”状态

澳大利亚指南与国际上其他权威指南在GLP-1/GIP RA围手术期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术前是否应停用GLP-1类药物”这一关键问题上。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在不同指南之间做出合理选择,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应用指南建议。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在2023年6月发布的共识指南中,提出了更为保守的建议:

每日制剂GLP-1RA应在手术当天停用,而每周制剂应在术前一周停用。对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胀等症状的患者,ASA建议重新安排择期手术时间。对于没有胃肠道症状但未按建议停药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胃部超声检查进行风险分层。

这一建议反映了ASA对GLP-1RA相关误吸风险的高度谨慎态度。

欧洲麻醉和重症监护学会(ESAIC) 在2024年发布的成人择期非心脏手术术前评估指南中,也采取了类似美国的保守立场:对于每周一次注射的GLP-1受体激动剂,

建议在需要镇静/麻醉的预定手术前至少1周暂停;如果用于治疗肥胖,建议停用2周(3个半衰期);对于每日口服或皮下给药,建议在手术当天停用。

值得注意的是,ESA指南还特别指出,即使遵循了停药建议,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会完全消除胃排空延迟的风险。

英国麻醉医师协会等多个英国专业组织在2025年联合发布的共识声明中,采取了介于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的立场。他们

英国共识强调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讨论肺部误吸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缓解策略,并采用共享决策的方式制定管理计划。

不同制剂、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时间以及个体差异都可能影响胃排空延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虽然停药可能减少胃内容物滞留的风险,但也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和体重增加,甚至取消手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目前关于GLP-1RA围手术期管理的高质量研究有限,各指南制定组基于不同的证据解读和专家意见提出了不同建议。

指南来源 停药建议 风险评估 饮食建议 特殊考虑

澳大利亚(2025) 不建议停药 胃超声或超细胃镜 24小时清流质 关注不停药的代谢益处

美国ASA(2023) 日制剂当天停,周制剂停1周 有症状者推迟手术 标准禁食 强调症状评估

欧洲ESAIC(2024) 周制剂停1-2周,日制剂当天停 所有患者视为胃饱风险 24小时清流质 明确肥胖患者停药2周

英国(2025) 个体化决策,倾向于不停药 共享决策,胃超声评估 遵循标准禁食 强调区域麻醉首选

澳大利亚指南选择不建议术前停用GLP-1/GIP RA的观点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基于对现有证据的全面评估和对利弊的深入分析。

指南制定专家指出,

停用长效GLP-1RAs及GIP/GLP-1RA(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1至2周,通常不会显著改善由GLP-1RAs引起的胃排空延迟。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其药理作用持续时间远超过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尤其是每周给药一次的长效制剂,其药效学作用可能持续数周之久,短期停药难以迅速逆转其对胃排空的抑制效应。

研究显示,GLP-1RA治疗对胃排空减缓的影响可能因给药间隔和治疗时间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有研究发现,经过20周的治疗后,每周一次使用司美格鲁肽,胃排空与安慰剂相比并无差异。这意味着对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胃排空功能可能已经适应,术前停药的实际益处可能有限。

3.2 血糖控制与代谢稳定性停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紧急手术推迟,或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进而引发围手术期高血糖。而高血糖已被证实与术后发病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还可能进一步延缓胃排空。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研究的支持,维持血糖稳定对于手术患者至关重要。GLP-1RAs已被证实具有心脏保护和肾脏保护作用,

但目前尚不清楚停用这些药物对围手术期发病率的具体影响。对于已有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患者,突然停用这些保护性药物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和肾功能恶化的风险。这种潜在风险可能比胃内容物滞留的理论风险更为严重和常见。

在临床实践中,用其他类别的降糖药来替代GLP-1RAs使用数周往往颇具挑战性。这不仅增加了治疗方案复杂性,也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和其他副作用风险。

对于那些因体重管理而使用GLP-1RAs的患者来说,长时间中断治疗可能会破坏其体重控制,而肥胖本身就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澳大利亚指南提出了

这一建议基于观察到使用GLP-1RAs的患者在同时接受胃镜和肠镜检查时,胃内容物滞留风险显著降低的现象。这

这一观点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关怀理念和避免基于体重偏见的医疗决策的重要性。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未主动告知医生使用GLP-1RA药物的情况,包括认为减重药物非传统意义上的“药物”、通过非处方途径获取药物、或因体重偏见影响医患沟通等。不停药的策略消除了因隐瞒用药而导致意外风险的可能性。

2025年澳大利亚GLP-1/GIP RA围手术期使用指南的实施需要临床工作者充分理解其建议背后的原理,并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一系列挑战。以下结合指南内容与临床实践要点,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考量因素和应对策略。

这一过程需要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具体药物类型、剂量、使用频率以及用药时间长短。不同制剂和用药方案可能带来不同的风险等级,需要个体化评估。

对于处于剂量递增阶段的患者,使用GLP-1RA时胃排空延迟的风险可能更高。同样,使用更高剂量的患者,以及使用每周制剂而非每日制剂的患者,胃肠副作用的风险可能更大。此外,是否存在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和便秘)也可能提示胃排空和肠蠕动延迟程度。这些因素都应在术前评估中充分考虑。

如使用床旁胃超声评估胃内容物和体积。胃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且便捷的评估手段,能够迅速识别胃内固体、颗粒状或浓稠液体等具有高误吸风险的内容物。

实施胃超声检查需要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一是设备和技术人员 可及性,不是所有医疗机构都具备随时进行胃超声检查的条件和技术人员;二是标准化评估流程,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来判断胃内容物的性质和体积;三是检查结果与麻醉方案的衔接,即根据检查结果如何调整麻醉计划。胃超声检查结果通常分为三级:0级(胃空虚)、1级(仅液体)和2级(固体内容物)。对于不同分级,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0级:可按正常流程进行麻醉诱导1级:考虑调整麻醉方案,如采用快速顺序诱导2级:强烈考虑推迟择期手术或采取特殊预防措施4.3 红霉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指南建议在

这一建议基于研究发现,在健康男性受试者接受GLP-1类药物输注时,200 mg静脉注射红霉素能够完全逆转由GLP-1类药物引起的胃排空延迟。

然而,红霉素的使用也需要谨慎:首先,红霉素本身可能有副作用,如QT间期延长、胃肠道不适和心律失常风险;其次,红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考量;第三,红霉素的最佳剂量和使用时机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指南建议,在使用红霉素时,应充分考虑其禁忌证,并在条件允许时通过重复胃超声检查或使用超细胃镜评估红霉素对胃内容物的影响。4.4 区域麻醉与气道管理策略指南建议,若未采取风险降低措施,所有使用GLP-1RAs的患者均应被视为未禁食/胃内有食物状态,应依据本地常规,为未禁食患者施以麻醉,并运用恰当的麻醉手段以预防肺部误吸。

具体可采用区域麻醉技术,辅以最低限度的镇静,同时维系上呼吸道反射;对于需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可施行快速顺序诱导麻醉。

这一建议与英国共识一致,后者也推荐使用区域麻醉作为首选麻醉方式(如果适用),以减少全身麻醉相关的风险。

在麻醉诱导、维持和苏醒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肺部误吸的风险,

例如使用促动力药物、选择气管插管而非喉罩、采用头高位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拔管前使用胃管排空胃内容物,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清醒气管拔管。

实施澳大利亚指南建议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内分泌医生、护理团队和患者本身的共同参与。每个医疗机构都应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多学科协议,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流程优化包括:术前评估标准化(确保询问所有患者关于GLP-1/GIP RA使用情况)、饮食调整指导(提供清晰的清流质饮食指导)、风险评估工具(建立胃超声检查的指征和流程)以及应急处理方案(针对误吸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措施)。5 指南的意义与未来展望2025年澳大利亚《GLP-1/GIP受体激动剂的围手术期使用临床实践建议》的发布,不仅仅是一部新指南的诞生,更反映了现代医学在应对新型药物挑战时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智慧。这一指南的意义及其对未来临床实践和研究的影响。5.1 推动患者安全理念的演进传统围手术期安全理念往往倾向于采取“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保守策略,表现在GLP-1RA管理上就是简单地建议术前停药。澳大利亚指南的突破在于它基于证据和理性分析,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不是一味地避免风险。这种新理念强调: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优化整体预后,而不是最小化某一个风险。对于GLP-1RA药物,停用可能减少误吸风险,但同时可能增加高血糖、心血管事件和体重增加等风险。理想的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潜在风险和益处,而不是片面关注单一风险。

指南还体现了

明确指出的“仅针对超重和肥胖患者停用GLP-1RA可能构成歧视”这一观点,促进了医疗公平性,避免因患者体型而做出不同医疗决策的偏见现象。

澳大利亚指南的独特价值在于它透明地承认了证据不足的现状,同时提供了基于药理学原理和临床经验的实用建议。

不同制剂、剂量和用药时间对胃排空的确切影响

红霉素等促动力药在逆转胃排空延迟中的确切效果

长期使用GLP-1RA患者胃排空功能的适应性问题

最佳术前准备方案的有效性比较

这些明确的知识缺口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围手术期医学研究议程的形成。5.3 促进围手术期个体化医学发展澳大利亚指南强调的“共同决策” 和“个体化风险评估” 理念,代表了围手术期医学向更加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不仅适用于GLP-1RA管理,也为其他围手术期管理问题提供了范例。个体化评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制剂类型、剂量、使用时间)、患者因素(胃肠道症状、合并疾病、体重变化)和手术因素(手术类型、 urgency程度)。这种多维度的评估框架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做出更精细的决策,而不是简单地遵循“一刀切”的规则。5.4 对未来临床实践的影响随着GLP-1RA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将正在使用这些药物。

澳大利亚指南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务实的管理框架,帮助他们在缺乏完美证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决策。

指南的实施将促进几个方面的临床发展:一是胃超声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使其成为围手术期评估的常规工具之一;二是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方案的优化,特别是清流质饮食的应用;三是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加强,促进外科、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护理团队的沟通协作。5.5 未来研究方向与共识演化

澳大利亚指南也明确指出,随着新型抗肥胖药物(包括双重和三重激动剂)的问世,以及更多关于围手术期管理这些治疗的证据出现,本文件

可能需要更新。这显示了指南制定者对于证据演化的预期和开放态度。未来研究应该关注几个关键领域:一是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评估使用GLP-1RA患者的确切误吸风险;二是干预措施比较研究,评估不同术前准备方案(停药、饮食调整、药物干预)的效果;三是风险评估工具验证,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识别高风险患者。

随着证据的积累,国际各指南之间的分歧可能会逐渐缩小,形成更为一致的建议。但目前,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不同指南的存在,并根据本地资源、患者特点和自身经验做出合理选择。

2025年澳大利亚《GLP-1/GIP受体激动剂的围手术期使用临床实践建议》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念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其核心是不建议术前常规停用GLP-1/GIP RA类药物,而是通过术前清流质饮食、个体风险评估和适当的技术干预(如胃超声检查)来降低误吸风险。这一指南基于药效学理性评估、血糖控制与代谢稳定性维护、实践可行性和患者中心关怀等多方面考量,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策略。

实施这一指南需要临床工作者掌握胃超声评估技术、理解红霉素等药物的应用原理,并开展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患者评估。

指南反映了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