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将军故里简池镇的镇巴县天芽茶业公司雷公田基地,一抹嫩绿藏在茶树间,只见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手指翻飞,娴熟地将一片片嫩绿的新芽采摘下来,放入篓内,收获春天的“馈赠”,一芽一叶满是春天的希望。
三月的汉中,清风剪剪,柳浪如烟。漫山遍野的茶树已抽出新芽,宛如镶嵌在千山万壑间的碧玉,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这几天,将军故里简池镇的镇巴县天芽茶业公司雷公田基地,一抹嫩绿藏在茶树间,只见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手指翻飞,娴熟地将一片片嫩绿的新芽采摘下来,放入篓内,收获春天的“馈赠”,一芽一叶满是春天的希望。
明媚的春光万道霞光,普照着遍布在沟沟壑壑的高山茶园,田园里山坡上的茶树上刚刚抽出的新芽纷纷探出头来碧得耀眼,绿意盎然。它们已迎来了春茶的黄金采摘季节,全县16.7万亩茶园陆续开园采摘。
“茶叶现在开始采摘了,我们天天都来,一天能挣几十上百元,这要连续干一两个月。”采摘茶叶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双手在茶树间舞动,恰似奏响春天的旋律。
3月20日,在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生态低碳茶示范基地——镇巴县隆升茶业有限公司响洞基地,举行了镇巴隆升茶业开园暨踏春问茶融媒直播活动,现场有茶艺展演、古筝演奏,游人和茶叶爱好者观茶舞、闻茶香、品茶味,沉醉交融、美妙惬意。
直播达人在茶园早早地架起了设备,镜头对准晨雾中摇曳的茶树,主播们手捧新采的鲜叶,向镜头前的观众热情地打招呼:“这是今年头采的龙井长叶,平时施用的是有机肥,每一片叶子都凝聚着高山云雾的灵气和茶农的匠心。”这场以“春茶尝鲜”为主题的踏春问茶直播活动,将茶的醇香带向全国各地。
镇巴,这片茶香萦绕的沃土,已经徐徐拉开春茶季的馥郁帷幕,4月初将迎来春茶采摘高峰。2025年全县茶叶产量预计达到6800吨,实现产值突破14亿元。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连日来,天气晴好,春茶长势喜人。镇巴、城固、西乡、勉县、宁强、南郑等茶园新茶已陆续开始采摘。
昨天下午,原汉中市副市长、汉中市茶业协会会长郑宗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汉中茶园面积达132.4万亩,茶叶产量7.1万吨,干毛茶产值110.7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省第一,跻身中国茶业前20强。”他说,汉中目前从事种茶、采茶、制茶、售茶人员超过30万户100多万人,茶产业已成为汉中覆盖面最广、产业链最长、综合效益最好、带动能力最强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汉中茶业如何突破地域屏障,使其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郑宗林回答说:“这些年,汉中市一直立足于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目标,把茶产业打造成了全省单项冠军产业,让茶产业成为汉中的特色优势产业、绿色生态产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
“汉中茶业要想走得更高更远,必须要在‘一稳、两高、两提升、一巩固'下功夫。'一稳’是稳定面积,以建设高标准生态、密植、高产茶园为重点,着力改造低产茶园,果断淘汰老化园,下功夫扩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将茶园稳定在现有面积;‘两高'就是高产、高端。高产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将单产从现在的每亩69公斤增加到每亩100公斤以上。高端是提升高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两提升'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提升品牌声誉。要下功夫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技术等提升产品质量;最后就是巩固品牌整合成果,加强市场监管、行业协会自律以及社会监督,进一步强化'汉中仙毫''汉中红'等公用品牌的规范使用。”郑宗林说。
据了解,汉中市已累计培育生产经营主体1952家,培训“茶艺师”9000多人;研制开发出汉中蜜黄、汉中花果香红茶、桂花红茶等30多个新产品和衍生品,基本形成了以绿茶为主,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为补充的“五色汉茶 五茶共舞”发展格局。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毅 通讯员 刘鑫
来源:西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