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楼|烟台福山:何以拼赢 560 亿大项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5:25 1

摘要:福山不大,却是今年烟台市入选省重点项目数量第一的区县:只有45万人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05.7亿元,却招来了一个由中国商用车巨头潍柴和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联合投资建设的560亿元超级大项目——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3月28日,“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

福山不大,却是今年烟台市入选省重点项目数量第一的区县:只有45万人口、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05.7亿元,却招来了一个由中国商用车巨头潍柴和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联合投资建设的560亿元超级大项目——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3月28日,“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烟台市福山区举行,这意味着潍柴弗迪电池及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

传统经济是“大鱼”吃“小鱼”,现代经济是“快鱼”吃“慢鱼”,难道大和快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记者在福山看到,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这个庞大的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一年。既大又快,福山是怎么做到的?在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个地方都很“拼”,潍柴、比亚迪选择将该项目落户福山、并在此启动新能源战略转型看中的是什么?福山区在这个项目上拼赢的是什么?

——拼赢的是招商诚意,更是“情绪价值”

在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中,拼诚意不仅仅是比拼服务和效率,更在于提供高附加值的“情绪价值”。让企业感受到满满的“情绪价值”,这种超越传统招商模式的做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投资体验,也为福山区赢得了560亿大项目的落地。

2023年11月3日,在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山东重工旗下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联合投资560亿元,建设的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开工。当月,福山区政府与潍柴、比亚迪高层在福山区共同调研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时达成一致意见:将于2024年底按期高质量投产。

2024年11月26日,潍柴弗迪项目方负责人在“潍柴弗迪项目设备进场保障群”中感慨:“无论是潍柴弗迪不到3个月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还是今天福山区政府组建保障设备进场团队,一路走来,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福山区的诚意,感谢福山区对项目的大力支持!”

2024年12月30日,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2025年3月28日,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正式下线。

站在项目现场回忆,从招商环节开始,福山区便展现了巨大的诚意。

“我们在一般招商环节的基础上,还注重提供‘情绪价值’。”福山区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表示,“我们有‘项目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的决心。在每个环节都提前预设,早做策划,缩短决策链条。”

早在潍柴弗迪项目谈判前,烟台市领导和市工信局对项目的研判和招引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最大限度的支持,多次赴项目总部洽谈沟通,福山区招商团队根据企业需要定制了专门的招商方案。在谈判过程中,福山区招商团队用专业知识以及有温度的服务打动企业。在做预选地块推荐PPT时,招商团队以预选地块为中心,将二三十公里半径内的配套企业逐一分门别类进行列举。

此外,在2023年年初时,福山区曾与其他入围地市进行过一轮特殊的“PK”——以PPT形式进行项目招引展示。“福山区提供的20多页PPT,专为项目定制,包括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甚至连项目落地后企业的生活配套、员工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细节都一一覆盖。”宫涛说,项目落地的方方面面,基本都超前为企业考虑到了。

“在项目尚未完全确定来福山时,我们就抓紧准备项目建设用地了,就是为了让投资方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宫涛介绍,项目正式签约时间是2023年10月份。而在2023年3月份,投资方来福山考察时,便看到了1700亩正在进行清表工作的项目建设用地。

历经8个月不分昼夜的拼抢竞争,福山区招商团队先后整理项目资料50余份、沟通对接20余次、合同谈判10余轮。终于,五百亿级大项目落子福山。

福山区的诚意还体现在产业配套上。在招商过程中,“福山全区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超过40家”非常吸引潍柴弗迪项目方。在激烈的招商环境中脱颖而出,“产业土壤”发挥了很大作用。“投资最终是为了效益,亏本的投资谁愿意干?这么多500强企业选择烟台,说明福山投资回报好呀!”宫涛笑着说。

从2002年引进第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福山区便将“长期主义”理念贯穿于招引项目之中,紧盯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福山区已有3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出转向机、车灯、汽车内饰等六大产品系列,囊括种类多达220种。其中,20余种产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15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福山区也获评“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拼赢的是项目速度,更是营商环境

在拼速度的时代浪潮中,潍柴弗迪项目从征迁到清障,从场平到封顶,每一个环节都按时完成甚至“提前撞线”,这是福山区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能力。项目体量庞大,建设速度却如离弦之箭,是福山区加大解决项目建设痛点力度、加快解决项目推进难点速度的结果,是力度与效率的完美融合。福山区以项目为王,以效率为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福山营商环境的“硬实力”。

潍柴弗迪项目作为全市“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总投资560亿元,10天完成清障、30天完成征迁、90天完成场平、100天主体厂房封顶,刷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在建项目的新纪录,先后荣获市委“重点项目攻坚擂台赛”流动红旗和“羚羊奖”。

细观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细节,即可洞悉福山速度从何而来。

2024年2月18日,福山区成立项目推进指挥部。一座灰色的铁皮集装箱里放置几把桌椅就是“行走的办公室”。项目干到哪里,吊车就把集装箱搬到哪里,现场会议就开到哪里。项目推进指挥部每天早上8点准时参加潍柴弗迪项目例会,全年无休,遇到问题立即寻找解决方案。

此外,福山区还组建全流程服务保障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环节审批和各要素保障等工作。在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推进上,福山区创立“1234”土地征收工作法,争指标抢时间,仅用13天便获得732亩省政府建设用地批复。截至目前,福山区累计为该项目争取用地指标1251亩。

土地准备好后,便是场平工作。80台挖掘机、240台渣土车等工程机械开足马力进行24小时作业,每天运输3600趟,挖方600万方,填方200万方,在山岭上开辟出1700多亩项目用地。

2024年3月4日,项目正式进场施工。6月30日,项目用时不足3个月,便实现了3栋厂房约26万平米的厂房封顶。

到7、8月份时,福山区迎来了三十年来降水量最多的雨季,累计41天项目建设区有降雨。项目推进指挥部成员、高新区福山园挂职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洪瑶介绍,雨前做好绸缪,协助7个标段的施工队伍合理安排工期;雨后紧急备战,统筹协调施工队伍抽排水,几十台抽水机24小时连续抽水。

9月份,项目超大设备开始进场前,厂房外的泥巴路则是亟待解决的痛点。“路修不好就会耽误进度。当时我们决定必须在40天内把近3公里的东泽路完成路面硬化,以确保潍柴弗迪项目顺利按时投产。”张洪瑶说,项目建设哪里有“堵点”“难点”,服务专班就跟到哪里,现场的事现场解决。

准备投产前,产业工人的招聘也是重中之重。根据潍柴弗迪电池投产安排,11月拟招聘380人。福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把重点项目(企业)用工保障作为重要任务,自接到企业求助后,便快速响应,指派市场科及零工市场5名工作人员随时按照企业安排开展工作,并结合企业现状及用工紧缺程度,为其量身定制方案,仅用3天即帮助企业完成招聘指标。

提及福山的营商环境,则不得不提福山区的四轮“百日集中攻坚”行动。福山区聚焦“潍柴弗迪一期项目2024年12月底建成投产”的目标任务,探索实施从立项审批到建成投产的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集聚资源要素、开辟绿色通道、再造业务流程、推动并联审批,努力在全市、全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政务服务品牌。

正是如此将心比心的付出,福山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华域视觉、安波福、三立车灯等企业奔着福山的营商环境,在市场紧缩情况下,仍然在福山追加投资;比亚迪、创明等在建项目携手产业链、供应链一同下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南航大创新平台落户福山,打造国家级“两中心、一基地”,构建“北化工、南装备”环磁山科创平台新格局。

——拼赢的是链式发展,更是产业生态

当下,区域间的竞争已悄然转变为产业生态的比拼,福山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演绎着一场产业跃升的生动实践。福山区不仅着眼于项目的快速落地与建设,更在深度挖掘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共生共荣之道,通过潍柴弗迪项目的链主效应,引领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这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效率的较量,更是对产业生态构建智慧与决心的考验。拼链式思维,实际上拼的是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共振的产业生态。

3月25日上午,烟台产业会客厅第二期交流沙龙活动在福山区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启幕。活动以“产业融合、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主题,吸引3家市外上市企业、3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代表齐聚一堂,政企银三方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产业升级新机遇。

“感谢政府搭建的烟台产业会客厅平台。”潍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翔表示,“烟台项目是集团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领域的战略支点,而会客厅活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高效的对接平台,这种创新服务方式为我们企业技术交流和供应链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构建胶东半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步履不停,福山区边建设项目,边招商,发挥潍柴弗迪项目的链主领航作用,挖掘上下游关联企业160多家,目前已储备智能驾驶、正负极材料以及“小三电”等领域项目20多个,初步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拉起一个产业”的目标。

福山区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国家级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先进复合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中试验证基地“两中心一基地”三大国家级创新平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解决福山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研发设计能力低的问题,更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我们将构建从‘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总部上市’+‘科技金融’等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平台。”宫涛介绍。

此外,结合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布局及烟台市汽车产业链规划,烟台大学、福山区政府等联合成立了“烟台市新能源与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据悉,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已为园区内3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了近1000万元的技术服务费。

“两中心一基地”与潍柴弗迪、中质国检等项目形成联动效应,并储备了新能源汽车“大三电”核心部件、智能网联等优质链上项目20余个,逐步构建起上中下游贯通、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垂直生态。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我们提前谋划,精准引入了中质国检项目,在技术、检测等领域提供支持。”宫涛说,“传统汽车通常要3—4年才有一个新车型,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车型,检测周期较短,这就要求地方配备相应的检测能力。中质国检项目,可以理解为给汽车发‘准生证’的服务平台,可让园区内的产品实现‘当地生产本地认证’。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欧洲CE、澳大利亚ADR等国际出口认证市场准入测试需求,助力产品直接出口海外市场。”

中质国检专注于智能驾驶和商用车检测,建成后将全面检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同时服务于研发和生产环节。目前,该项目已与山东重工签订千万级订单,并与潍柴弗迪就电芯、电机检测达成合作意向,预计为企业节省近亿元设备投资。项目将为包括中国重汽、上汽集团、一汽解放、比亚迪、吉利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提供多样化检测服务,服务范围从胶东半岛扩展至华北部分地区。宫涛表示,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加入园区。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引进总投资近800亿元的11个项目。其中,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是不容忽视的亮点之一。创明圆柱锂电池项目稳居全球圆柱形锂电池第一梯队,发布的全球首款基于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准固态圆柱电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移动充电设备、家居产品和家庭储能等领域,可实现与潍柴弗迪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的差异化发展。

福山区举全区之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这盘既大又快的棋下好,在一片荒地上再造了一个新园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精彩蝶变,并成功入选“烟台市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