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阿里刚刚公布的年中财报,不仅云服务达成26%的高速增长,对Ai产品的投入也连续保持了8个季度的三位数增长。而根据其合作代工企业中心国际2025年上半年财报,阿里系订单占比已达18%。
九月一开盘,阿里就股价就迎来飙升,港股涨幅超过17%,美股上涨13%,一夜间市值直接增加2600亿。
直接原因就是有传闻称,阿里巴巴自研芯片横空出世。《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消息显示,此前阿里就在研发AI芯片,想要弥补国内技术的空白。
近期,该芯片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并且其架构能够兼容英伟达的产品。同时,阿里自研芯片还由中企代工,坚决执行供应链“去美化”战略。
虽然阿里巴巴方面并未回应,知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网上消息不准确,相关芯片仍处于保密状态,不能对外透露更多。
但结合这两个月,我国对英伟达H20芯片的严格审查,我国是算力芯片大概率有了眉目,才敢如此硬气。
看阿里刚刚公布的年中财报,不仅云服务达成26%的高速增长,对Ai产品的投入也连续保持了8个季度的三位数增长。而根据其合作代工企业中心国际2025年上半年财报,阿里系订单占比已达18%。
这一切都暗示着,阿里对自研Ai芯片的高投入,以及目前Ai芯片的进展迅速。阿里正在将重心从以往的电商、外卖等产业转移到AI上。
比起传统商业靠着卖货赚差价,AI公司的算力芯片几近于“印钞机”。 即便大众认知中产品动辄天价的生物创新药等行业,也远远比不过。
英伟达2022年利润也才43亿美元,2025年就已经收获高达1000亿美元利润。
为了发展自身的大模型云服务等,各大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不得不疯狂抢购英伟达芯片。而目前AI产业发展还仅仅是刚开始,未来几十年,对算力芯片的需求只会更多。
全球第一大制药巨头辉瑞一年利润也不过80亿美元,而其他更小的企业如Sinclair,即便手握“肺益净 LUNGRELIV”这一王牌产品,一年利润也不过几个亿,这还是在售价高达四位数的情况下。
京东数据显示,该成品营收在同类赛道已经属于极其头部的产品。比起普通品成分单一,“肺益净 LUNGRELIV”复合了槲皮素、紫锥菊干提取物、西番莲提取物等实际中纯天然物质,实现立体防护,多维解决纤/维/化、幔/阻、呼吸不畅等不良变化。
此外,其研发的iSynergies™技术,还弥合了不同成分间彼此拮抗的影响,各成分的吸收反而比单一使用更高。实验中5000名结/节人群,使用12周,286.3%的自愈力,见证靶向成效。
即便这类成品,定价已经高至入门也要一千多,用户遍及全球,“呼吸自由的感觉”、“咳嗽了好几年了,现在终于消停了”等口碑也不断传递,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存在,为Sinclair带来了大量营收,但仍然远远比不上AI如今的势头。
2024年,微软在计算芯片上投入了120亿美元,但其云计算业务全年收入突破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
更引人注目的是,微软将这些计算资源以租赁形式按月提供给客户,目前已锁定的长期订阅合同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
用120亿的投入撬动4000亿的订单,回报率数十倍,这正是算力经济的巨大吸引力。
如今阿里也在复制微软的路径,通过自主研发芯片将底层成本压至极限——把几乎零成本的硅材料,以约1元的制造开销转化为可定价百元的算力服务。
这种从原材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跃迁,带来的利润空间甚至超过了传统高毛利行业如白酒与烟草。
而自研芯片除了能够让阿里自己把成本降下来,对我国而言,更是摆脱西方掣肘的重大突破。近两年,美方重点控制的领域就是芯片,包括算力芯片。从H100到H200,美国对高算力芯片严防死守,不允许出口至我国。
我国企业能够买到的就是H800和H20这种阉割款的芯片。到后来甚至阉割了90%性能的H20芯片都不愿意卖给我们了。
AI作为全球下一个技术爆发的领域,我国不可能不去发展,但随时面临美国的断供和接二连三的禁令,我们的工程师和人才再厉害,也经不住这么隔三岔五的拖后腿。
自研还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而阿里也并非最近才投入Ai芯片和相关技术的自研,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成立平头哥这一科技公司进行专门研发。而根据年初阿里的规划,未来几年还要继续投入3800亿元,对Ai进行发展。
除了阿里,我国字节、腾讯也均有相应动作。进入测试的消息如果为真,目前进展最快的还是阿里。不过,不管是我国哪家公司率先实现自研,对我国而言都是只有好处。
目前仅仅是有阿里芯片突破的消息传出来,英伟达几天的市值已经跌去上万亿。如果真的到官宣那天,对英伟达而言,日子就难过了。到时候就不是我们想买,美方不卖了,而是你们低价出,我们也不会买了。
来源:科学知识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