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当《金融时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时,一股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在这里,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正通过一场热闹的线上直播,快速走向全国消费者的手中。
近日,当《金融时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成都国际铁路港东南亚水果(榴莲)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时,一股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在这里,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正通过一场热闹的线上直播,快速走向全国消费者的手中。
图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通域园区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丹丹通过网络直播售卖金枕榴莲。记者马玲摄
“榴莲这类生鲜水果,缩短运输时间意味着能更好地保持果实的新鲜度与口感,具有显著优势。”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通域园区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丹丹一边忙着直播,一边向记者介绍。她表示,榴莲市场价格波动大,从采摘到上市,价格可能因供需变化出现大幅起伏,贸易商面临不小的市场风险。因此,尽可能压缩物流时间,成为稳住价格、保障收益的重要方式。
以往,东南亚水果通过海运进入国内市场,动辄需要10天以上,不仅耗时长,果品新鲜度也大打折扣。如何提升运输效率,确保果肉香甜如初?在中老班列“一箱到底”的全冷链运输模式中,记者找到了答案——这条榴莲进口的“黄金通道”,成功破解了“价格高、时效慢”的消费痛点,为水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该模式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70%,较空运成本降低50%,全程只需要72小时,而真正做到了‘快、省、鲜’。”成都陆港新通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对记者表示,泰国鲜榴莲在老挝万象南站装车,经磨憨口岸快速通关,全程运输只需72小时,可在保鲜的前提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老班列开通后,运输时间大幅缩短,成本明显降低,损耗率几乎为零。企业利润空间增厚的同时,消费者也得以享受到更新鲜、更实惠的榴莲。陈川表示,成都国际铁路港目前已形成从海外采购、跨境运输到国内分拨的完整产业链。今年5月,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以22元/斤的价格零售泰国金枕榴莲,引发抢购热潮。
自今年开展进口榴莲业务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榴莲贸易额已突破亿元。8月27日,集散中心正式揭牌,这一举措为打造西南榴莲集散中心、完善区域生鲜供应链体系、提升西部榴莲流通效率打下更好的基础,也意味着更多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品尝到新鲜榴莲。
“今年是该集散中心的起步之年,将力争实现年进口鲜榴莲8000吨、贸易额突破2亿元的目标,同时将重点打通‘中老班列+全程冷链’主干通道,完成泰国直采供应链的测试优化,为后续规模化运营夯实坚实基础。”陈川说,根据规划,集散中心将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西南最大的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鲜榴莲进口量占全国15%以上,带动相关产品年贸易额突破50亿元。
一条铁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让“果中之王”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品质“飞”入寻常百姓家。中老班列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联动中外、甜润民生的“水果快线”,正持续释放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消费动能。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马玲 王笑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
来源:金融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