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澎湃!陕西力量闪耀九三阅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1:46 2

摘要: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隆重举行。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隆重举行。在这场展现国威、军威的盛大庆典中,陕西的科技力量、军工制造和人文精神以多种形式精彩亮相,书写了“陕西制造”护航“大国重器”的崭新篇章。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和气球。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这是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陕西科技力量亮相阅兵现场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盛典中,陕西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在此次阅兵仪式中大放异彩!

西北工业大学近40个科研团队深度参与了航空、航天、航海、兵器、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国之重器研制工作。

空中梯队所有装备型号,包括歼-20、歼-35、空警-500、空警-600、运-20等,以及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航空发动机,都有西工大的科技力量支撑。

西工大长期以来充分发挥“国防、三航、系统”特色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此次接受检阅的多种型号武器装备,如歼-20、歼-35、空警-500、空警-600、运-20等以及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无人系统、水下装备、导弹等多型号武器装备研发团队,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担任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总指挥、副总师和研发生产骨干等。

西安工业大学也有两项科研成果随受阅装备亮相。

该校材料与化工学院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活塞,完全替代国外进口,装备在地面突击方队新型主战坦克和两栖突击方队新型两栖装甲车,解决了我国装甲车辆动力不足的瓶颈问题。

同时,该校设计学院兵器装备工业设计中心全程参与空降突击方队新一代空降自行迫榴炮数字化呈现方案设计与成果展示材料设计制作,为装备性能精准呈现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该装备的亮相标志着,我国空降作战装备体系向“轻量化、信息化”迈进,可显著提升空降兵快速反应与火力支援能力。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峰老师团队的应变率敏感智能防护技术,经升级后防护性能更佳、重量更轻,已成功应用于护旗方队、轰炸机梯队、直升机梯队、空降兵战车方队等多个方队,覆盖三个军种的六型装备,对人员头部形成全面防护。

该技术展现了我国单兵防护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标志着国产智能防护材料在军事装备领域达到新高度。

陕西军工制造受阅长安街

陕西的军工制造企业在此次阅兵中同样表现出色,这是陕汽军车第7次参加阅兵式!

西安经开区整车制造龙头企业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车辆装备与受阅部队一道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这些车辆装备参与了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反无人机方队、装备保障方队和海上作战群。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

反无人机方队

装备保障方队

海上作战群


特别令人自豪的是,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时,无数军迷为之惊叹,这也是由陕汽托举的国之重器。

三秦儿女见证历史时刻

在此次阅兵仪式上,三位西安工业大学的杰出校友光荣在列,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时代楷模单杏花是西安工业大学1991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

作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她是12306系统的“最强大脑”,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2024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最美人物朱新琪是该校1993级机电工程学院校友。

现任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社区警务队二队三级高级警长,2025年1月荣获2024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张涛是该校1978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长峰首席科学家,中组部引进海外“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受统战部邀请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

三秦大地反响热烈

九三阅兵在陕西省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全省各地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观看活动。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无课师生通过集中观看现场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神圣的历史时刻。

学生们纷纷表示:“阅兵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和坚定信念。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工作,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子洲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阅兵仪式实况直播。

许多老干部、老党员眼含热泪,尤其是全局40余名退役军人更是心潮澎湃。退役军人、现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郝智权激动地说:“国家强大,军队威武,我们这些老兵打心眼里自豪!”

子洲县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为纪念陕北革命先驱李子洲烈士而命名。李子洲同志在陕北大力发展党、团组织,其领导的绥德四师成为陕北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活动中心。

他所培养的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后来成长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这些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为敌后战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陕西移动铜川分公司党委组织领导干部、党员代表、青年员工40余人在会议室集中收看,300余名一线员工通过手机直播同步观看。当信息支援部队方阵首次亮相时,让在场通信人热血沸腾

西安工业大学兵器学院组织学生们集体收看阅兵直播,将其作为同学们学习专业课的生动教材。这些装备不仅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同学们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肩负的责任。

除此之外,九三阅兵奏唱歌曲《松花江上》也诞生于西安。

1936年秋天,时仁西安省立二中国文教员的张寒晖,在东北军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谱写出《松花江上》。

这是合唱团成员挥舞旗帜。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今天,当战机再次掠过三秦大地,当战车隆隆驶过长安街,那160多万陕西子弟的热血仍在黄土深处奔涌。

莫道日军未入陕——正是这方厚土,用八分之一的人口、全部的粮食、全部的棉纱,把侵略者挡在黄河东岸;正是这方秦兵,用“耐苦寒”的骨头,撑起了民族复兴的脊梁。

硝烟散去,秦腔依旧高亢,渭水依旧东流,而那段“人人赴国难、寸寸皆山河”的记忆,已化作共和国胸前最亮的勋章,化作我们肩头最沉的嘱托: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吾辈不负!

点亮“”和“

来源:三秦青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