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的写字楼里,我望着电脑屏幕上的KPI报表苦笑。这个月又要带着员工去菜市场摆摊办卡,穿着制服和煎饼摊抢地盘,只为完成"新增用户数"的考核指标。作为某运营商省公司中层,我亲眼见证这个行业在"内卷"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凌晨两点的写字楼里,我望着电脑屏幕上的KPI报表苦笑。这个月又要带着员工去菜市场摆摊办卡,穿着制服和煎饼摊抢地盘,只为完成"新增用户数"的考核指标。作为某运营商省公司中层,我亲眼见证这个行业在"内卷"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内部管理早已陷入恶性循环。三大运营商就像三台失控的推土机,在KPI的鞭策下疯狂掘地。网络部门刚在某小区铺好光纤,竞争对手的施工队就扛着设备来打价格战;市场部设计出99元套餐,隔天就被对手的89元套餐截胡。集团每年下达的政企业务增长指标,逼得地市公司把智慧路灯、智能井盖包装成"数字化转型成果",实则都是赔本赚吆喝。
更魔幻的是,某地三家运营商为争夺5G基站数量冠军,竟在同一条街道两侧各建3座铁塔,活生生把新基建变成了行为艺术。
外部环境同样在绞杀生存空间。"提速降费"政策实施七年,流量资费下降超95%,但国资委的利润考核红线始终横在头顶。互联网巨头的OTT服务把运营商管道化,微信取代了短信和语音,云厂商吞噬着IDC市场。最讽刺的是,当我们在直播间送鸡蛋求着用户办卡时,隔壁互联网公司的云业务毛利率已达40%。政策要求我们扛起5G新基建大旗,可单站20万的建设成本与每月3000元的电费,让基层公司不得不把成本转嫁给一线员工——全员营销,每天8点晨会,外呼、高套、FTTR、存量、增量、评星、扫街、炒店、摆滩、对标、补课、复盘、531、……
如今站在通信展台前,看着VR、元宇宙这些光鲜的概念,却想起昨天接到老员工的辞职信:"领导,我真的卷不动了。"或许真正废掉运营商的,不是某个具体对手,而是这个既要当国家队扛重担,又要当市场主体拼刺刀,最后被困在数字时代十字路口的集体困境。当所有人都在忙着内卷指标时,谁还记得我们本该是数字世界的筑路者?
来源:C114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