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励勤亲自确定孙颖莎与王楚钦再度合体,带着八年、十七冠的史诗级混双战绩重返中国大满贯。这一拍板,也算是给了王楚钦一个“等了整整一年”的答复——毕竟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希望能和孙颖莎再并肩作战,国内球迷也早就坐不住,光是“莎头组合何时回归”就能在各大论坛霸屏多天
王励勤亲自确定孙颖莎与王楚钦再度合体,带着八年、十七冠的史诗级混双战绩重返中国大满贯。这一拍板,也算是给了王楚钦一个“等了整整一年”的答复——毕竟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希望能和孙颖莎再并肩作战,国内球迷也早就坐不住,光是“莎头组合何时回归”就能在各大论坛霸屏多天。这次终于如愿,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说实话,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规格、赛程、压力,样样拉满。9月25日到10月5日,北京石景山首钢园,顶级对决。单打冠军2000积分,和奥运会、世锦赛平起平坐。王楚钦不但得冲男单,还要跟林诗栋扛男双,再加混双,这等于三线“车轮战”,全队就他一个顶着这种强度。说白了,能不能顶得住还是个问号,尤其是他今年的肩伤一直没消停,药物加苦练撑着,别再出岔子。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莎头组合回来,世界排名居然只是第5,确实有争议。韩国林钟勋/申裕斌、日本松岛辉空/张本美和这些外协组合,这大半年连亚洲赛场都能威胁到中国队,排名靠前也不全是意外。想想看,莎头组合因为奥运后几乎没组队,外战打得自然少,可他们合作8年,拿下过巴黎奥运会金牌、两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和亚运会金牌,外战胜率还在90%以上。这种级别的“王牌配置”,打大赛的抗压劲儿确实没人能比。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孙颖莎、王楚钦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碰上日本伊藤美诚/水谷隼那一场,临场调整和“绝地爆发”,纯属碾压,堪称国乒铁血时刻。
这一轮重组背后其实是三重算盘。第一,票房和话题流量,国内没人能和莎头组合比,上一年中国大满贯票房就冲到6000万,这回靠着这俩人回归,不说翻倍,也肯定能让转播和商业资源再提升一个段位。第二,冠军安全性,国乒今年混双其实掉过链子,大满贯前三站混双都没捧走,不能再让类似翻车重演啊。尽管林诗栋/蒯曼动漫组合已经混双世界第一,但说实话,在真正压力大场合,还没莎头组合的“决胜时刻”经验足。第三,考虑到年底还有世界乒乓球混合团体世界杯积分要拼,这种搭配也算“双保险”。
但王楚钦这次不仅要打满男单、男双、混双,连续48小时里有可能顶着一天三赛。他近两年肩伤反复,到底能顶多远,全队都得防着风险。其实巴黎奥运周期他和樊振东一度都被外界担心顶不住,“三项全勤”不光是体能,更考验全队赛程分配。孙颖莎也没轻松到哪去,她女单和混双同时出战,过去因为出场过密吃过脚踝的亏,这段备战直接上冰浴和高压氧舱,恢复流程一天都不敢落。
这次阵容里,林诗栋和王楚钦联手男双,颇有点“冤家聚首”的味道。2023年太原站,俩人还在男双决赛掰腕子,林诗栋靠爆冲速度赢得毫无悬念。现在队内直接变成“技术风格互补”,一个靠反手拧拉逼压,一个正手暴击,数据显示林诗栋爆冲时速能干到110公里,再厉害的外协会反拍都得避让三分。
外敌实力也是真不容小看。韩国林钟勋/申裕斌最近击败过樊振东和王楚钦,日本张本美和/长崎美柚的反手拧拉得分率甚至比国乒高3%。欧洲方向,法国勒布伦兄弟反手暴冲数据直逼115公里,瑞典莫雷加德旋转控制时断时续,比赛里能搅乱节奏。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细节出岔子,都是直接影响冠军归属的。
全主力阵容这回一个不少。男单、女单,世界前十的外协选手几乎悉数到场。对于球迷里面的话题争议,也一如既往——为什么不是刚夺第一的林诗栋/蒯曼动漫组合直接顶上混双,难道不是该给新人更多锻炼机会?教练组的回应挺强势:真到关键节点,还得是控场力强的王牌坐阵,“稳”才是王道。
细节决定成败。孙颖莎的近台节奏速度始终是国乒杀招,配上王楚钦关键分反手拧拉91%得分率,这种“双核驱动”就是顶级配置。为防张本美和的“鬼魅接发”,主力组早找了何卓佳、张瑞专门模拟对练,尽量减少对套路的盲区。
赛前最后备战进冲刺期,票务、直播、排签,全都围绕莎头组合做文章。抽签结果马上出,能不能少打苦仗,完全看分组。到头来,不就一句话:这俩人顶住外界压力,状态真有保障的话,全国球迷等着的,就是再赢一次“压轴王炸”。能不能如愿,这份悬念让人更期待。
来源:上进的星空j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