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院的候诊区,小张一脸愁容,坐立不安。身旁的女友还沉浸在体检的小兴奋中,对小张的异样毫无察觉。小张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重得喘不过气来。原来,刚刚女友查出是 O 型血,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小张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甚至萌生出分手的念头。
在医院的候诊区,小张一脸愁容,坐立不安。身旁的女友还沉浸在体检的小兴奋中,对小张的异样毫无察觉。小张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重得喘不过气来。原来,刚刚女友查出是 O 型血,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小张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甚至萌生出分手的念头。
他在网上刷到不少说法,都说 O 型血的女人不能娶,孩子容易流产、得黄疸,这让他害怕极了。纠结许久,小张决定向医生寻求答案,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把心中的困惑一股脑倒了出来:“医生,上次陪女朋友去体检,发现她是 O 型血,我心里挺难受的,想分手怎么办?网上都在说 O 型血的女人不能娶,因为 O 型血的女性怀的宝宝容易流产,容易得黄疸,这是真的吗?”
医生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着小张,微笑着安抚道:“因为这个观点就想分手,大可不必。O 型血的女性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被误读的 O 型血与新生儿溶血症
大众口中 “O 型血妈妈怀的宝宝容易流产”,多数指的是新生儿溶血症。在大家普遍认知里,O 型血母亲和非 O 型血父亲所生的孩子,会因血型不合发生溶血。但从专业医学角度严谨来讲,这只是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一类 —— 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 溶血,全称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本质上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ABO 血型系统包含 “A”“B”“AB”“O” 四种血型。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 “O” 型,胎儿是 “A” 型或 “B” 型的情况。通常孕妇为 O 型,丈夫是 A 型、B 型或 AB 型,就可能出现胎儿或新生儿溶血症。
胎儿从父亲那里遗传来的血型抗原,如果恰好是孕妇体内所缺少的,一旦这种抗原进入母体,母体就像开启了防御机制,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像一个个 “小卫士”,但在这个情境下,它们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症。
并非 O 型血妈妈的 “专利”
虽说 O 型血妈妈生出的孩子,发生溶血症的几率相对更大。这是因为 O 型血妈妈产生的 A、B 抗体,就像一群 “灵活的小士兵”,更容易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 A、B 型血妈妈产生的 A、B 抗体,大多像被一道无形的墙阻挡,无法顺利透过胎盘。
可千万别以为只有 O 型血妈妈的孩子才会发生溶血症。母亲为 A 型,孩子是 B 型或 AB 型;或者母亲为 B 型,孩子是 A 型或 AB 型,同样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只是这种情况极为少见。所以,溶血症并非 O 型血女性的 “专属”,其他血型的女性也存在极低概率发生,只是概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不代表绝对不会发生。由此可见,想要避免孩子出现溶血症,父母双方血型的合理配比至关重要。
要是母亲是 O 型血,父亲也是 O 型血,那大可放心,宝宝在血型方面不会出现溶血症的困扰。但如果父亲是 A 型、B 型、AB 型,那么就有发生溶血的潜在风险。
溶血概率虽低,也需关注
ABO 血型不合在妊娠中并不罕见,大约 20% 的妊娠都会面临这种情况。可别被这数字吓到,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情况,都会在孩子体内引发 “战争”。实际上,真正发生冲突的,仅占这类孕妈妈的 5% 左右。而且在这些发生冲突的案例里,只有大约 1/5 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
ABO 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溶血程度比较轻。孩子的贫血症状不严重,肝脾肿大的情况也不常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正因如此,严密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准爸妈们不必过于忧心忡忡。即便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发生溶血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就算真的发生溶血,产前虽难以提前知晓,但也无需过度担忧,因为产后新生儿患病是可以治愈的。
而且,这种病一般都能及时被发现、及时治疗,几乎所有病例都能成功治愈。家长们根本无需提前预防,因为预防也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就算孕期查出有 ABO 溶血的可能性,目前在怀孕期间,也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或预防。
在爱情与婚姻面前,仅以血型作为门槛,实在是既不靠谱又不科学。让 O 型血女性因这种无端的说法受到歧视,更是不合理。就算真的出现 ABO 溶血,也并非什么无法攻克的难题,症状大多较轻,完全可以治愈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热点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