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利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
【开栏语·编者按】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利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为全面展现枣庄在“八五”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我们特别推出“八五普法·印象枣庄——枣庄八五普法巡礼”专栏。 透过这个专栏,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
今日刊发枣庄市城市管理局篇。
枣庄市城市管理局:法治城管护航民生 普法同行扮靓枣庄
城市管理,一头连着法律法规的刚性执行,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冷暖。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枣庄市城市管理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扣“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将普法工作融入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法治精神成为规范执法的“标尺”、服务群众的“纽带”,为打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机制筑基,压实普法“责任链”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普法工作更要如春雨般落地。”枣庄市城市管理局始终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城管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起“党组主导、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
动态调整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切实履行普法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与普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2025年初,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城市管理领域重点法规宣传内容、责任科室及推进措施,让“普法任务”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党组中心组带头学法,制定《党组中心组学法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及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学习10余次,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带动“绝大多数”的法治自觉。
学用结合,锻造法治“城管铁军”
执法人员是城市管理的“排头兵”,更是普法宣传的“主力军”。枣庄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学法规、强技能、重实践”,让每一名执法人员都成为“懂法、用法、普法”的行家里手。
建立常态化学法机制,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对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进行统一考试,围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及《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等城市管理核心法规开展集中学习,督促干部职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充电。编制《枣庄市城市管理局执法手册》,内容包括执法知识、常用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相关地方法律法规等,让执法队员能够善于用法,提高法治素养,更好地向群众普法。
创新“执法+普法”工作模式,让执法过程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执法人员在办案时,主动向当事人宣讲《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告知其“知情权、申辩权、救济权”;在行政处罚中推行“说理式文书”,把“事理、情理、法理”讲清讲透,体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这种“边执法边普法”的方式,既规范了执法行为,又减少了行政争议,让群众在接受管理的同时,真正理解“为何管、如何改”。
全域渗透,织密城市“普法网”
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哪里,普法宣传就跟进到哪里。枣庄市城市管理局以“贴近群众、服务民生”为导向,让法律法规走进社区、融入生活。
社区是普法的“主阵地”。通过在公告栏张贴法规、举办“城市管理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城管小知识”手册等形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法治意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禁燃禁放、文明养犬等工作,开展针对性宣传,让居民明白“城市管理为大家,遵守法规靠大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主题活动是普法的“催化剂”。3月5日,赴薛城区临山广场宣传《枣庄市城市绿化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5月21日,联合市自规局在四季菁华社区解读《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开设专栏,宣传《国家安全法》……一场场主题活动,让专业法规变得“可知可感”。
以案释法是普法的“活教材”。收集整理城市管理领域典型案例,用群众身边的事讲清法律规定,帮助社会各界熟悉法规、培养法治思维,让“违法必究”的警示与“依法办事”的引导并重。
创新赋能,打造普法“新场景”
让普法从“纸上”走到“眼前”,从“说教”变为“互动”。枣庄市城市管理局创新形式载体,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利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城市管理进社区”等平台,结合公益广告、LED显示屏,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实现“互联网+普法”全覆盖,让群众随时随地能学法规、查政策。
法治文化浸润人心。作为法治广场建设的牵头单位,推动各区(市)建成法治学习宣传教育基地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长廊,经常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居民在散步、休闲中,就能感受法治氛围、学习法律知识,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生活习惯。
从街头执法到社区宣传,从条文解读到文化浸润,枣庄市城市管理局的普法工作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与群众需求共振。未来,该局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扩大宣传广度,让法治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以法治力量护航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枣庄这座城市在法治阳光下更整洁、更有序、更宜居!
来源:法治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