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探索提质创新之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4:01 1

摘要:3 月 27 日,爱奇艺主办的“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罗建辉,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国家广播

3 月 27 日,爱奇艺主办的“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罗建辉,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内容管理处处长曹云霞,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总经理肖建兵,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长信传媒董事长、创始人郭靖宇,太合影业创始人、制片人娃娃,爱奇艺微剧业务总经理孙晨阳,编剧酱油,欢乐时光影业剧集工作室总经理姚梦西,新媒体《影视独舌》总编辑李星文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微短剧内容创作的精品化路径带来各自的见解。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门口和过道均挤满听众,可见行业探求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之道的迫切。

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首先在致辞环节分别分享了他们对精品微短剧创作的思考。杨铮围绕“守正、提质、赋能”三大关键词说道:“守正就要把稳方向之舵,筑牢价值根基;提质就是要攀登品质之峰,打造时代标杆;赋能就是要激活创新之源,锻造产业引擎。期待与行业一起以守正把准方向,以提质打造精品,以赋能创造价值,共同开创精品微短剧创作的新局面。”

罗建辉认为,微短剧要实现“精耕细作”,首先要坚持价值引领,深耕现实主义创作;其次要在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和题材开发上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差异化精品;最后,构建良性生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他说:“微短剧虽‘微’,但格局不能小;虽‘短’,但追求必须高。期待通过智慧碰撞涌现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

张苏希望微短剧从思想深度、情感浓度、文化厚度三个层面不断深耕,他说:“思想深度是精品微短剧的灵魂所在,要具备关照现实的真实感。情感浓度是精品微短剧的流量基因,要具备‘深刻共情’的感染力。文化厚度是精品微短剧的底蕴支撑,要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使命。”

回归创作本质,塑造立体人物

爱奇艺坚持以精品化创作为导向,发力微短剧以来产生了众多受欢迎的内容。杨海涛以在爱奇艺播出的爆款微剧《帝凰业》与《家里家外》为例,阐述了精品微短剧的两大创作趋势。他认为,微短剧一定会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随着会员模式和免费模式兴起,精品微短剧已经摒弃简单粗暴的“爽点”堆砌,开始构建合理剧情结构,注重故事逻辑性。其次,精品微短剧要注重塑造立体人物形象,提升角色感染力。他说:“微短剧是一个新赛道,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希望每一个人都保持内容创作者的初心,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好故事。”

结合微短剧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与创作路径,张晓媚认为,微短剧的内容升维,需要坚持“短而不浅”,用更精密的叙事节奏,在有限时间里释放最强的情绪张力。短剧需在长剧与微剧间找到更强的吸引点,微剧需从“流量至上”转向“价值共鸣”。

“观众从未拒绝深度,只是拒绝冗长,市场从未缺乏机会,只是缺乏洞察。观众手里的碎片时间,值得我们奉上优质的精神食粮。”她总结道。爱奇艺自去年9月宣布发力微短剧时,便将微短剧细分为短剧和微剧两大类型,短剧指的是单集5-20分钟,以横屏为主的内容,微剧指的是单集1-5分钟,以竖屏为主的内容。

于轲结合百度短剧的实践经验提出:“微短剧应该卷立意和卷创新,当下免费模式成为主流,微短剧精品化更要提升内容的延续价值。创作要从‘爽感’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加以升华创新。平台还要在精品化的道路上做好守门人和赋能者的角色。”

在分析全网微短剧及用户行为后,肖建兵分享了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他认为:"微短剧内容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微短剧行业正在从快速增长转入到提质发展的新阶段,整个行业逐渐趋于理性,更加重视品质内容的建设。此外,精品微短剧也正在不断登录大屏,探索双向传播的影响力。”

短剧可讲长故事,微剧题材更多元

本次论坛上,短剧和微剧两场圆桌分别就“短剧内容精品化之路”与“微剧的未来—内容创新与形式突破”两个主题,邀请到行业嘉宾展开探讨。

嘉宾们首先就短剧如何做精品、做什么样的精品展开充分讨论。郭靖宇认为:"短剧创作需要让真正懂创作的人主导作品,培养影视界自有IP;不唯演员论,坚持以讲故事为核心;单集短,故事可以很长,打造长期 IP。”娃娃认为:“创作者应从观众视角出发创作,拒绝跟风模式。当下观众审美全面提升,唯有尊重观众的同时尊重自己,才能打造出真正优质的作品。"李莉从平台视角为微短剧发展提出思考,她表示:“有IP系列化潜质,兼具高密度叙事与情感共鸣、制作精良的作品更受平台和用户欢迎。从业者需坚持内容创新与差异化叙事,在能力范围内做到长板足够长,同时坚持做IP系列化。”

微剧嘉宾就内容创新突破的多种可能性展开对话。酱油表示:"对于微剧来说,好的故事就是精品。微剧创新的核心在于题材类型和故事拓展,未来微剧突破的方向将从战神、赘婿、甜宠等题材扩展到走情感路线。"姚梦西结合刚公布的“百部港片微剧计划”分享道:“这次的探索创新不是做翻拍,而是用现代微剧叙事模式,讲述经典港片时代背景下的新故事,保留情怀的同时赋予IP新的生命力。”孙晨阳认为,微剧的内容节奏将从强情绪化走向舒展,题材类型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他还说:“爱奇艺将带动电影、电视剧等合作伙伴加入微剧制作,平台提供剧本并引入优质竖屏后期团队为其服务。在内容层面,爱奇艺还将释放大IP,为微剧合作伙伴提供更多选择。”

论坛现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发布仪式隆重举行,包括在爱奇艺播出的精品微剧《家里家外》《念哥餐厅》等在内的79部片单入选。曹云霞表示:“我们将延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通过微短剧的轻量化叙事与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激活地方文旅资源,以剧为媒探索文旅共生的深度创新。”

侯健美介绍了通州对于微短剧的扶持政策,通过出台专项政策、成立产业联盟、提供影视拍摄服务及孵化精品项目,为精品微短剧提供良好的条件。她说:“期待与爱奇艺等企业、微短剧创作者共同打造精品微短剧,让千年大运河在光影中焕发时代光彩。”

精品化创作是行业大势所趋,也是爱奇艺的优势所在。爱奇艺将通过"长+短"生态赋能,携手优秀的微短剧内容创作者继续探索,求精求新,推动微短剧行业精品化创作进程。

来源:光华锐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