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空军称,3月27日,赫尔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等地遭到86架无人机和1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攻击。乌总统泽连斯基批评说,“这就是俄罗斯人的行事作风,而美国却认为停火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文/陈祥
编辑/漆菲
经过为期三天的接力会谈,美国分别同俄罗斯与乌克兰就确保黑海航行安全与不使用武力达成一致。然而,双方之间的责骂和攻击从未停止。
乌克兰空军称,3月27日,赫尔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等地遭到86架无人机和1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攻击。乌总统泽连斯基批评说,“这就是俄罗斯人的行事作风,而美国却认为停火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3月23日-25日,美乌会谈与美俄会谈在沙特利雅得接连进行。
俄罗斯国防部则称,乌军试图袭击克里米亚格列博夫斯基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地面设备,并炮击布良斯克地区一个变电站。布良斯克地区与乌克兰及其苏梅地区接壤。俄罗斯一口咬定,乌特工准备炸毁尼古拉耶夫市的能源设施,并携带大量俄无人机碎片,打算嫁祸给俄方。
法国人也看出美国执意达成的停火协议有多么脆弱。法国总统府发言人称:“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停火或黑海相关倡议,确实是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但这些措施不足以达成持久、稳固的停火协议,更谈不上达成和平协议。”
3月27日,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含蓄表达对美国主导下的和平谈判的担忧。他甚至语出惊人,称“普京很快就会死”,战争则会随着他的离去而结束。“我比普京年轻,所以你们可以把赌注押在我身上。我的前景更好。”
半岛电视台评论说,在俄乌互相指责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谈判将会“困难重重”。“来回指责表明双方在这场冲突中的局势有多么困难和脆弱,以及美国官员面临的任务有多么艰巨。”
3月26日,泽连斯基指责克里姆林宫谎称黑海停火取决于制裁的解除。
3月23日,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会见乌克兰代表团后,于24日同俄罗斯代表团谈判逾12小时,接着在25日再次与乌方举行会谈。这之后,白宫发布了两则声明,分别介绍与俄乌双方的会谈成果。
根据声明,美国分别同俄乌双方达成协议,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消除使用武力,并防止商船被用于军事目的。其中最直接的成果是要重启一条贸易航线。俄乌也都同意与美国制定措施,执行有关停止攻击能源设施的协议。声明提到,欢迎第三国参与斡旋,以支持上述能源和海事协议。
黑海航运通道对全球供应链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而言。
泽连斯基在3月23日表示,美乌会谈“更具技术性”。同一天,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透露,美乌双方讨论了保证能源和基础设施安全的建议,会谈“富有成效且重点突出”。
一位熟悉谈判内情的人士告诉乌克兰国家电视广播公司(Suspilne),翌日的俄美会谈将审议美乌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该消息人士称,会谈重点是暂停对能源设施和民用基础设施的打击,以及在黑海范围内的袭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谢尔盖·列先科表示,美乌会谈涉及停火,禁止袭击俄罗斯“海上和河流设施”,也禁止攻击乌克兰赫尔松州、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的港口。
美俄谈判在3月24日上午开始,长达12小时。俄总统外交政策问题助理乌沙科夫表示,磋商的主要议题是根据普京和特朗普在电话交谈中达成的共识,即恢复黑海粮食协议。
俄方代表团由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联邦安全局局长顾问谢尔盖·贝塞达率领。卡拉辛是外交官出身,当过驻英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贝塞达是情报官员出身,2009年到2024年执掌联邦安全局第5处(作战情报和国际关系处)。
美方代表团则由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主任安德鲁·皮克、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安东率领。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兹也参加了谈判。
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透露,美俄此次谈判不打算签署任何文件。他在3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国代表团在利雅得进行了技术磋商,并向各自领导人提交了报告,但不会公布具体成果。
美方公布的美俄声明并未设定任何停火前提,但俄方却暗示,只有在西方解除对俄食品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制裁后,黑海停火才会生效。作为回报,俄罗斯要求美国帮助其恢复化肥和农产品出口,降低海上保险成本,并恢复此类交易的港口准入和支付系统。例如撤销对俄罗斯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裁,恢复其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支付系统的权限。
但想要推翻SWIFT的决定,需要获得欧盟的批准。3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毫不客气地回应说,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是“解除或修改制裁的主要条件之一”。法国总统马克龙亦表示,现在就解除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还“为时过早”。
俄美还就战区的能源系统设施名单达成一致。油气领域是石油炼油厂、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及储存设施包括泵站;发电站领域即是发电和输电基础设施,包括火力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和配电盘,加上核电站与水电站。俄方称,对能源基础设施暂停攻击30天,将追溯至3月18日开始,如果一方违反协议,可随时中止停火状态。
图阿普谢炼油厂成为乌军无人机重点打击目标。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采访时称,俄罗斯支持恢复黑海倡议,但鉴于乌方不断推翻和违反协议,需要制定明确、具体、可核查且可行的保障和机制。他以库尔斯克州苏贾市的天然气计量站为例,宣称乌军袭击了这里并嫁祸给俄军,而许多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都依赖于该计量站。
路透社解读,美俄协议的内容比美乌之间“走得更远”。英国《卫报》则称,看起来美国对俄罗斯做出了一次又一次让步,但俄方有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令人质疑。
不少专家指出,克里姆林宫会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双边谈判,并在社会释放这种期望,因此不会将重心放在结束战事的谈判上。俄国家杜马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Vyacheslav Nikonov)告诉美国《纽约时报》,普京认为俄美双边关系“比乌克兰问题更重要”。
亦有俄罗斯官员表示,在同意乌克兰停火之前,对俄罗斯更重要的是实现其在美俄双边关系中的目标。具体来说,减轻制裁压力、限制北约、寻求“更广泛”的协议——可能包括美俄双边条款。
战事爆发以来,尼古拉耶夫州港一直遭到俄罗斯的封锁。
3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保守派媒体“新闻极限”(Newsmax)专访时表示,谈判“有很大进展”,但过程中存在“巨大敌意”。他坦言,俄罗斯确实有可能试图拖延结束战争的时间。“有很多仇恨,你们大概看得出来,但谈判容许大家聚在一起,调解、仲裁,再来看我们能不能停止(战争)。我认为这行得通。”
当天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中情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作出对乌克兰有利的发言。
在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发生灾难性争吵后,美国政府中难得有高官公开支持乌克兰。拉特克利夫分析说:“总体而言,公众的评价是俄罗斯拥有战场优势,正在缓慢前进。但我想说的是关于乌克兰的抵抗,乌克兰民众和军队被低估了好几年。从我的观察和情报角度来看,如果他们没有可以接受的持久和平条件,预计会赤手空拳地战斗下去。”
在联合国与土耳其的斡旋下,黑海粮食协议于2022年7月签署,后来延期三次。协议允许乌克兰在战事期间安全出口近3300万吨粮食。作为回报,联合国同意帮助俄罗斯将粮食和化肥出口到国外市场。
2021年12月的黑海舰队。
2023年7月,俄罗斯退出黑海粮食协议,称西方制裁影响了其粮食和化肥出口。乌克兰则开辟了新的海上贸易路线。在乌海军的引导下,货船沿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海岸线航行。
尽管乌克兰港口饱受空袭,但黑海接近一年其实不再是战争中心了。这是因为俄海军黑海舰队的实力下降,舰艇不断损失,新船没法通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进入黑海,剩余舰船干脆向东转移以躲避袭击。于是,乌克兰通过黑海西海岸的航运顺利出口货物,粮食出口接近战前水平。
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国际政治高级讲师珍妮·马瑟斯(Jenny Mathers)长期研究俄罗斯政治与安全。她指出,海上停火只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优势”,因为俄罗斯目前正面临农产品出口困难。“乌克兰成功通过黑海运出大量农产品,并瞄准了俄罗斯航运,因此俄罗斯不再使用黑海。”她解释说。
乌克兰海军发言人德米特罗·普列滕丘克指出黑海停火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停火主要意味着停止对民用港口基础设施的袭击。”他还首次公布了黑海海员损失情况,称自从战事爆发以来,已有13人丧生、38人受伤。
“目前,我们已经控制了海上局势,包括黑海、亚速海以及暂时被占领的克里米亚周边海域。因此,对乌克兰海军来说,现在的(谈判)情况不会改变任何事情。”普列滕丘克说。
不过,这位海军新闻官只说对了一半。自2022年2月以来,俄军共攻击了385个港口基础设施,一度让乌克兰港口运营陷入混乱。今年前两个月,乌克兰最后一个正常运营的海港即敖德萨港,平均每三天遭受一次袭击。
乌克兰交通政策专家谢尔盖·沃夫克(Serhiy Vovk)对黑海停火协议表示不满:“这绝不是乌克兰需要的。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保护我们的港口基础设施免受导弹和无人机的袭击,但白宫的声明对此只字未提。”
沃夫克给出建议称,黑海航行安全谈判涉及所有沿岸国家,应叫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如果俄海军返回塞瓦斯托波尔和克里米亚,我们将面临更多风险,例如联合反水雷计划。我们将与沿岸国家合作,给海上航线扫雷。”他同样希望欧洲盟友们也加入黑海安全的讨论。
乌梅罗夫称,如果俄罗斯舰船继续向西移动,将违反新的协议,这将被视为对乌克兰国家安全的威胁。此前由于无人机和无人艇频繁袭击克里米亚军港,黑海舰队已经向东转移到新罗西斯克、索契等军港。
俄罗斯恩格斯基地,图-95MS战略轰炸机排成一排。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外交事务记者詹姆士·兰德尔(James Landale)看来,目前达成的停火协议是削弱乌克兰战斗力的一步,在缺失互信的氛围中,协议并无保证。“即使协议能够持续,距离美方最初期望的全国范围内的停火仍然遥远。”他分析说,“人们常说停火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对于这项协议来说,这一点依然成立。重要的不是停火的宣布,而是其是否以及如何被执行。”
不过,粮食之外的乌克兰出口商依然看好黑海停火协议的达成。乌克兰全国采掘业协会最近诉苦说,由于无法获得海上出口,乌克兰的冶金行业在全球市场上输给了竞争对手,这反过来也打击到该国经济。最初的粮食计划只允许出口农产品,尽管乌克兰开辟了绕路的安全航线,但绕路总归会让成本增加且效率降低。
尽管俄乌在停火方面取得了些许进展,乌克兰平民的处境依然不断“恶化”。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副主任乔伊斯·姆苏亚(Joyce Msuya)向联合国安理会表示,自3月1日以来,“没有一天不发生影响平民的袭击”。
“随着寒冷天气的持续,过去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继续影响电力、天然气、热力和水的获取,威胁到最脆弱人群的生命和福祉。”姆苏亚警告说,“加上针对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资金大幅削减,我们提供救生援助的能力正在降低。”
截至目前,联合国为乌克兰提供的2025年26亿美元人道主义计划仅落实了17%。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预计,资金削减将影响乌克兰约64万名妇女和女童,与性别暴力、心理社会支持和庇护所相关的重要服务将无法再提供。
与此同时,双方的远程攻击有加剧的迹象。位于萨拉托夫市东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恩格斯航空基地,是俄罗斯空天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主要基地之一。这里驻扎着空天军第22近卫重型轰炸机航空师,下辖一个图-160战略轰炸机团、一个图-95战略轰炸机团。俄战略轰炸机里的最宝贵资产图-160全部集中于此。
此地距离乌克兰边境约480公里,战略轰炸机从这里发射巡航导弹,让乌克兰苦不堪言。所以,乌军把这个基地视为眼中钉,从2022年12月以来对此多次发动无人机袭击。
3月19日到20日,乌军再次对恩格斯基地发动无人机空袭,袭击重心是燃料库和弹药库。美国太空技术公司麦克萨科技的卫星图片显示,跑道东端的储藏区有十多处储存设施被摧毁,爆炸还造成几个大坑。更早的今年1月,乌军无人机两次空袭基地的燃料储备设施。
3月19日,俄罗斯恩格斯航空基地遭到乌军无人机的空袭。
3月24日,乌军成功空袭俄军纵深后方。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一个前方区域加油站(FARP),美制“海马斯”火箭炮摧毁了2架米-8运输直升机、2架卡-52攻击直升机。乌军称,特种部队发现了这个秘密的临时基地,呼叫后方的“海马斯”开火,使用了集束弹药。
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俄军直升机在地面遭受的最大单次损失。当时,乌克兰首次使用美国提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袭击了别尔江斯克市的一个机场。
卡-52是乌军装甲部队的大敌,给乌军2023年的夏季反攻、2024年的库尔斯克攻势造成极大阻碍。荷兰开源情报服务分析网站Oryx称,俄罗斯在全面开战之前拥有120架卡-52,如今至少有51架被摧毁、12架受损、1架被俘。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更高。
2023年12月18日,乌克兰海岸警卫队的一名士兵举起毒刺肩扛式防空导弹。
为了给库尔斯克方向的撤退挽回些许面子,乌军于3月18日越境进攻别尔哥罗德州,在某些方向深入12公里。外界认为,这次进攻与2024年8月进攻库尔斯克州一样,军事上是为了在边境建立缓冲区并迫使俄军从顿巴斯地区抽调兵力,政治上则是为了获取谈判筹码。但乌军此番进展不大,夺取了若干个村庄,以及一片森林地带。
3月14日,泽连斯基宣布了军工生产领域的一条重要消息——射程200多公里的国产反舰导弹R-360“海王星”成功发展出射程1000公里的对陆攻击型号“远程海王星”,并首次投入实战。
泽连斯基没有明确说明新导弹打击了何处,外界推测导弹击中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图阿普谢炼油厂,大火持续了三天。可以预见,随着海王星对陆攻击版日臻成熟、产量加大,乌军的远程打击将迎来质的飞跃。
来源:凤凰WEEKLY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