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准化建设、工作能级提升,形成阵地全覆盖、队伍多元化、品牌特色化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静安区文明办将开展“静美‘实’尚”项目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准化建设、工作能级提升,形成阵地全覆盖、队伍多元化、品牌特色化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静安区文明办将开展“静美‘实’尚”项目申报工作。
一、扶持对象
1、社会公益组织;
2、高等院校;
3、小微企业。
二、扶持数量及金额
遴选20个左右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分2档进行扶持。
重点扶持项目(10个左右):5万元以内;
培育扶持项目(10个左右):2万元以内。
三、扶持重点
重点扶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拓展文化功能、围绕“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优质项目;鼓励彰显人民城市理念、凸显人民城市和城市文明建设成果、展现城区文明风采和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优质项目;促进展现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能与商圈、园区、街区、社区有效联动,起到“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的优质项目;展示“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独特魅力,助力静安国际传播等重点项目。
四、扶持类型
申请扶持项目需围绕中央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相关工作任务开展,具体如下:
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群众更真切地领悟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把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等活动,引导群众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诚实劳动、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戏曲会演、体育健身、读书阅读、文艺文化等活动,提振群众的精气神。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6、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赓续红色基因,提升红色文化涵养,不断厚植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沃土,培育爱党爱国情怀,广泛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活动,注重用诗词、美术、书法、文化遗产等提升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素养。
五、申报条件
受扶持的项目必须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具有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倡导性和可推广(复制)性,并符合以下标准:
1、申报主体需是社会公益组织、高等院校、小微企业,在登记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两年以上,在上海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工作队伍,致力于文明实践事业发展,历年年检合格。
2、项目内容结构完整,描述清楚合理,可参与、可评估。具有公开、清晰、规范、科学、高效的运行,具备完整的工作方案、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运作模式、齐全的档案资料、合理的经费预算。
3、项目充分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工作任务精神,在理论宣讲、红色文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民修身、文明创建、网络文明、文艺文化等方面能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对社会公众具有带动、引导作用。
4、项目要充分融合到各类阵地中,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项目开展的主阵地、主场景,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且原则上全年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群众性主题活动不少于8场。
5、本年度已获其他单位或部门扶持的项目,不得以同一项目内容进行重复申报。曾接受静安区文明办项目扶持,验收未通过的单位,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六、申报方式
各申报主体自行申报,或由街镇、委办局推荐申报。申报单位需填写《2025年度静安区“静美‘实’尚”项目申报表》。
申报项目时,申报人需提交电子版申请表。收到审核通过的邮件通知后,递送纸质盖章材料,纸质材料需准备三份。
联 系 人:周老师、刘老师
(021-62711397)
电子材料发送地址:
jinanwmsj@163.com
纸质材料递送地址:
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58号5楼)
材料提交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8日(周五)
扶持对象进行项目申报。将会发布项目申报通知和细则说明,对申报条件、申报方式、项目要求、工作流程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说明。
资格审核,区文明办根据项目申报通知的要求,就收到的材料进行资格审定;项目初审,区文明办组织初评小组,通过线上评审的方式,遴选出一批候选项目;项目复审,区文明办组织复评小组,通过观看候选项目的介绍材料,进行现场评审,拟定入围项目名单。经区委宣传部部务会审定后,确定最终扶持项目名单。
4、扶持阶段(2025年5月下旬至12月)
(1)项目立项:区文明办与受扶持的项目方签订扶持协议。
(2)项目实施:签订协议后,给付50%首期扶持款项。各受扶持的项目方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组织开展活动,并填写每月项目实施进度表报送至区文明办和第三方评估单位,及时更新项目完成情况、经费落实情况、社会宣传情况,以及其他有利于体现项目效果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
(3)中期评估:区文明办将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对项目的实施开展中期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项目,进行督促落实和限期整改,期限内不达标的将终止扶持,不予给付尾款扶持款项。
(4)结项评估:区文明办将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对项目的实施开展年度结项评估,各受扶持的项目方需根据要求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对全程符合扶持标准、项目良性运转、社会效益明显的,给付50%剩余扶持款项;对不符合、不达标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项目,不予给付50%剩余扶持款项。
(5)宣传展示:提炼和总结本年度各扶持项目的经验做法,开展优秀扶持项目的展示交流活动;整合文明静安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扶持项目的线上展示。
八、注意事项
(一)申报项目必须依托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项目状态为在申报时已有详细的策划方案或已开始实施且形成初步品牌(已完成的项目不予扶持)。
(二)申报项目应强化互动体验,丰富内容供给,创新活动载体,以提升吸引力、感染力。项目要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标识度、显示度。
(三)申报项目具有静安特色及可复制性,可向全区14个街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站(点)配送。项目以线下为主,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四)申报单位需如实填写申报项目预算和申报金额,由财务负责人签字负责;扶持项目资金需单独立账,指定专人负责账目管理。
(五)申报单位须拥有申报项目的报奖权和荣誉权。
(六)申报单位需对申报项目内容、证明材料和所有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不得虚假申报。
(七)必须由项目实施方直接履行申报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委托或代理申报。
(八)申报材料不予退还,请自行备份底稿。
(九)最终解释权归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所有。
附件下载
【装订须知】2025年度静安区“静美‘实’尚”项目申报材料装订须知.docx
来源:文明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