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盒”曝光他人信息?小心构成犯罪!【法律讲堂 | 总第180期(2025年第75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0:44 1

摘要:网络“开盒”曝光他人隐私,可能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可能触犯法律。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大家守法用网,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网络“开盒”

曝光他人信息?

小心构成犯罪!

网络“开盒”曝光他人隐私,可能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可能触犯法律。本文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大家守法用网,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01

什么是网络“开盒”行为?

“开盒”是指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网络上屡见不鲜。许多人以为只是“爆料”,但其实很可能已经违法。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了解“开盒”的严重后果和法律风险。

02

真实案例解析

吴某慧和朱某是亲戚,两人因矛盾产生纠纷。吴某慧与朋友陈某强商量报复,决定购买朱某的个人信息并在网上发帖抹黑。

陈某强通过非法途径,花费一万多元,买到了朱某及相关人员的住宿、航班、火车票等1400多条信息,其中还涉及无辜学生。

03

“开盒”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们将部分信息编造成帖子,诬陷朱某与女学生有不正当关系,并雇人发布到网上。帖子迅速传播,阅读、转发超200万次。

学校被迫调查,受影响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朱某的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严重干扰。

04

法律判决与依据

虽然获取的信息在数量上未达“情节严重”的标准,但法院认为其动机恶劣、危害后果严重,属于“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终,吴某慧被判有期徒刑11个月、罚款2000元;陈某强被判一年、罚款2000元。其他参与者也被追责。依据为《刑法》第253条之一及相关司法解释。

05

法官提醒与防范建议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开盒”行为不仅侵犯隐私,还可能导致诈骗、骚扰甚至人身伤害,危害巨大。

建议大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也不要参与人肉搜索。如遇侵权,应及时报警维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环境。

来源: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