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前端化解14起纠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11:44 1

摘要:3月2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殷殷关怀凝心聚力,深深期许催人奋进。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3月2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殷殷关怀凝心聚力,深深期许催人奋进。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身处民营经济大省,近年来,广东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找准立足司法审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助力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持续向好。

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法院如何行动?

近日

《广东新闻联播》头条、南方日报关注了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人民法庭

前端化解14起纠纷

为企业发展营造双赢局面

涉民营企业的案件,多数都是经济纠纷。广东各级法院在坚持平等保护的基础上,发挥破产审判作用,同时加大调解力度,帮助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恢复生机,重返市场。

一家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的新能源企业,就曾因为经营问题,8500多万元货款迟迟无法结算。

该科技公司是一家兼备电气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和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多家头部新能源电池生产商和高端制造、物流企业,2023年—2024年产值达到5亿元。

2023年底,科技公司的大客户出现产能压缩,无法及时交付货款,导致其出现资金流动性困难,超期拖欠了上游供应商款项。截至2024年底,催款无果的供应商们陆续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人民法庭提起诉讼14件,诉请标的额超过1000万元。

诉讼接二连三涌来,松山湖法庭法官田野感觉事情并不简单,经过深入走访,她发现该企业在新能源电池和智能装备的制造上拥有150余项专利,在遭遇资金危机前还有上市计划,属于当地的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况且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产业前景看好,“这一系列案件如果一判了之,极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

为了走活这盘棋,法官决定先对其中最大的一宗——东莞某五金科技公司追讨近500万元欠款的案件进行调解。

▲法官和调解员对企业开展调解

要让公司欠款彻底还清,根结还在于要让企业重新发展壮大,免于破产清算。为了既给企业赢得时间,又能给众多供应商信心,法官和调解员与双方又进行了多次沟通,希望大家各让一步。

“可以提高违约金约定额度,保全账户一解封优先给你们打款”“如果闹到最后被告公司破产清算了,债权就是平均分配了”“共渡难关一致向前看,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优质订单”……她多次不厌其烦地在原被告之间调停斡旋。

在法官的劝导之下,原告公司负责人方面原先强硬的态度开始松动,愿意扣减其年终奖和股东分红来减少其诉请金额。某科技公司也在努力协调追加关联公司参与调解,代替履行协议。最终,某科技公司和东莞某五金科技公司达成调解方案,法院及时出具裁定并通知银行解封,解决了某科技公司的流动性问题。

▲法官回访某科技公司

该案件的顺利解决起到了重要示范性作用,松山湖法庭调解员黄才玲说,其他供应商听到这个积极信号,都表示愿意配合调解,某科技公司也通过积极履行协议赢得了信任,最终14件系列案件全部调解和撤诉结案。

如今,在法院积极前端化解下,该公司的经营状况趋于正常,欠付供应商的货款也基本支付完毕。公司负责人说,在一系列降本增效工作后,公司将与关联公司加大仓储机器人业务合作,服务广东高端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法院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结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8.9万件,追回款项76.0亿元,通过“活封活扣”措施放活查封财产近200亿元;完善失信企业信用惩戒与修复机制,建立涉诉企业基本账户识别机制,妥善化解企业投资经营纠纷;建立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和简易清算机制,办结破产案件7159件,105家企业通过重整和解获得新生;坚持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导向,调节不合理融资利率,审结金融案件42.51万件,出台为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的指引,澄清“涉诉”并非“失信”,东莞法院通过信用评价,帮助17家科创企业申请贷款超亿元。

广东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法院将继续当好维护企业权益“压舱石”,做好护航转型升级“助推器”,搭好优化营商环境“暖心桥”,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