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举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0:24 1

摘要:鹭岛文明,向新而行。日前,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举行,30个案例上演巅峰对决。最终,“金安社区‘公益馆+碳账户’促进绿色微革命”等3个案例获金奖,“‘南厝馆长计划’——从‘空间’到‘心间’的破题之路”等5

每个参赛项目带来8分钟精彩展示。

海西晨报 记者 陈佩珊

鹭岛文明,向新而行。日前,2025年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大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大比武决赛举行,30个案例上演巅峰对决。最终,“金安社区‘公益馆+碳账户’促进绿色微革命”等3个案例获金奖,“‘南厝馆长计划’——从‘空间’到‘心间’的破题之路”等5个案例获银奖,“‘一站十岗’巧解高山政策落地难”等10个案例获铜奖,“厝边答嘴鼓破解社区治理与文化传承融合困局”等12个案例获优秀奖。

案例精雕细琢

服务精准暖心

5分钟路演,3分钟答辩。9月2日,30个案例在湖里区委党校同台亮相。从特色活动到品牌项目,从机制保障到资源整合,从队伍建设到场景创设,案例展示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记者从市委文明办了解到,大赛启动后得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广泛关注、踊跃参与。全市共有124个案例参与初评,最终30个案例晋级。这些案例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导向为着力点,以精准服务和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不断创新形式,持续拓宽外延,丰富实践内涵。

记者注意到,经多年实践,这些参赛案例匠心独具,展现“绣花功夫”。越来越多的项目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注重“小而精”。以金奖项目“海沧‘邻家工坊’巧解小修小补难题织就文明实践共享网”为例,该项目组建“爱心商家+手艺人”小修小补队伍,一站式破解“找师傅难、借工具难”困境,居民缝衣、修鞋、磨刀、维修小家电等问题迎刃而解,减少资源浪费。来自翔安的银奖项目“让非遗‘活’起来——东寮豆干的传承破局与文化新生”案例则聚焦拥有百年历史的豆干,创新整合资源,联动12家企业、3个单位,撬动资金680万元,建成3处特色文化空间——豆干文化公园、瓦窑公园、豆干研学基地,推动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提质培优

实践出新出彩

大赛旨在挖掘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育”,打造文明实践能力提升的练兵场。市委文明办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通过集中授课、一对一指导等形式,专家导师为项目人员答疑解惑、传授技巧,帮助他们梳理提炼,雕琢案例申报材料。

脏乱差清洁楼变身垃圾分类公益馆,楼道纸皮山转化为碳积分……来自金安社区的金奖案例——“‘公益馆+碳账户’促进绿色微革命”案例不仅赛出了水平,更在大赛中汲取了养分。项目负责人、社区副主任叶鑫告诉记者,大赛期间,他们通过对案例的不断梳理修改,更明确项目的优势及不足,也对下一步有了更明晰的规划。“我们见识了很多优秀的案例,希望接下来跟其他优秀项目、社区联动,有更多的交流。”叶鑫说。

本次决赛案例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肯定。在评委们看来,参赛案例创新性强,围绕特色活动、品牌项目、机制保障、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场景创设、提质培优创新性地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令人耳目一新;参与热情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踊跃参与,高质量展示各项目;服务覆盖广,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案例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潜力无限”是大赛评委、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对参赛案例的评价之一。她提出,未来项目的设计可更多考虑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之间的联系,在项目开展中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实践站工作人员、志愿者、高校老师等,也要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如何链接更多资源等。“这些案例质量高、文明传播效果好,希望厦门的好项目能被更多人看见。”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