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夫妻,不出轨都算稀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0:16 1

摘要:我妈当年生我是顺转剖,剖腹产要加钱,她出产房后听到我爸的第一句话是“怎么别人就不用花这个钱”。

相信大家对AA制恋爱都有所耳闻:

两个人房租水电均摊,平时轮流请客吃饭,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当代人懂不懂爱不知道,但都挺懂礼貌的。

但婚后AA这事儿就新鲜了。

在一个户口本上的两个人,却把账算得明明白白,这是为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找来了三位朋友聊聊:

婚后AA到底是图个绝对公平,还是另有隐情。

在东北,特别是我爸妈那一辈,婚后AA简直是异类。

但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

我妈当年生我是顺转剖,剖腹产要加钱,她出产房后听到我爸的第一句话是“怎么别人就不用花这个钱”。

他不是花不起这个钱,只是不愿意花。

我爸年轻那会儿就是一个备受领导赏识的工程设计师,在办公室坐了半辈子,一路升职加薪;

我妈当年是报社编辑,因为怀上我丢了工作,自那以后就一直打零工。

虽然家里多了一个我,但我爸每个月还是只给了勉强够两个人花的家用。

他什么也没说,好像默认自己出了生活费,那么抚养我的费用就应该由我妈全额承担。

所以打从我四岁开始记事,我妈就在我耳边念叨,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

最初她会在冰天雪地里带着我去东北早市上卖面包;

我被裹在军大衣里,看着对面摊位上的马冻到拉稀。

她希望能像别的家长一样,给我报兴趣班,带我出去旅游。但这些在我爸看来都是没必要的支出,分文不掏。

早市的生意不好做,我妈只能请求我爸帮她找个活,于是就得到了一份三班倒的临时工作。

后来她去过春卷厂,也待过饲料厂,硬着头皮把我拉扯大了。

我学习不好,不过有些绘画天赋,上美院的学费太高,我爸当然是不肯出的,最后还是我妈打两份工供的我。

记忆里我只主动问我爸要过两回钱。

一次是美术培训班的学费,他反问我学画画为什么要花钱,不是有手就能画吗?

一次是毕业后我来北漂,找我爸借三个月房租,他嘲讽我都出去工作了,连租房的钱都没有。

可想而知,那些年我妈找他要钱听了多少难听话。

但只要碰上他自家亲戚的事儿,上到老人看病,下到晚辈借钱,我爸从没犹豫过。

这些年,我跟我妈算是各自经济独立了,她甚至比我赚得多。

而我爸工作了几十年的工厂倒闭了,只能重新开始投简历、找工作。

别人五十知天命,他人到五十猛然发现家里还有一对妻女,于是开始爆金币,给我们娘俩转钱。

或许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是这个家里唯一有挣钱能力的人了,已经彻底不被需要,所以产生了危机感吧。

有一次他喝醉了,跟我说:

“你上次出去旅游,我给你转钱你不收,你知道爸爸有多伤心吗?”

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我们之间还是分得清一点吧,像一直以来那样。

我本来畅想的婚后生活是:

小钱不计较,大钱商量着花。

但事实证明,是我天真了。

结婚礼金、生育保险、双方父母偶尔给我们这个小家贴补的钱都在我的账户里。

我在本地的一家小琴行带课,没底薪,按课时收费,机构还要抽成。

工作日我很清闲,基本在家带娃,周末或节假日从早到晚上课。

我挣的不多,还一直在强迫自己存钱。

原因是我老公喜欢超前消费,总是在花一些面子钱:

要换好车,要穿金衣,要吃贵饭。

我都不指望他往家里添钱,他能不从我这拿钱就不错了。

他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个月的车贷你先付了”“拿两千给我用用”。

在外面还会抢着为虚无缥缈的人情买单,但回了家跟我这个老婆“明算帐”。

去年过年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我爸妈一起自驾去长白山。

酒店是我定的,吃饭大部分时候都是我爸妈掏的钱。

他到家第一件事是要我摊油钱,理由是他本来就不想去,这些天没吃好也没睡好,还被迫给我们当司机。

我当时也是意气用事,觉得既然都算到这个份上了,那干脆彻底AA。

共同储蓄是实现不了的,那就强制他承担他本该承担的。

我设立了一个共同账户,每个人在月初转一笔相同数目的钱进去当全家的生活费。

只是孩子还小,花钱的地方太多,冷不丁就花超了。

老公像抓到了我的把柄一样,说我也在超前消费,所以没资格指责他。

这期间还发生过两件很让人倒胃口的事。

我平时会在冰箱里囤一些椰子水,他看到后故作幽默、实际试探地问我:

“这饮料你不是用‘公款’买的吧?”

另一次是去年我过生日,带他跟孩子下馆子。

吃完饭后,他笑着问孩子还有没有别的想吃的,今天妈妈请客。

“你妈偷偷存了不少钱,比爸爸有钱,别心疼,使劲花”。

但除了抠门、只舍得给自己花大钱,他好像也没其他太大毛病。

他会做饭,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孩子跟他感情好。

如果离婚,我怕孩子恨我。

当然了,我存款确实比他多,离婚我必吃亏。

从恋爱开始,我们就是AA制。

他一直把“攒钱娶你”四个字挂在嘴边;

所以我也表示理解,他毕竟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做打算。

从小我爸就给我灌输,没有女人当家的道理,因为这关系到男人的尊严。

这话我妈从没反驳过,我自己虽然不完全认同,但也不会到应激的程度。

老公大概也是喜欢我这种性格,没什么棱角,什么都能接受。

他跟别人合伙开了个小工作室,手底下也就七八个员工。

但我既不知道他工资多少,更不知道他年底分红多少。

房子是他婚前买的,没有我名字,所以房贷他自己在还。

除了结婚那会儿给我卡上打了8.8w的彩礼,后来他给我的转账,都是生活中跟我AA的部分。

我一个月工资到手5k,小开销我就自己掏了。碰上大件的支出,他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跟我平摊。

甚至他去超市转一圈,回来都要找我报销一半。

我也问过他,当初不是说攒钱娶我,现在结婚了怎么也没见他把钱用在家庭里。

他说,你不懂,小钱不花,是为了以后给孩子攒大钱。

老话讲夫妻不共财,必定不同心。

我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他以赡养老人为理由,每个月定期给他妈妈名下的一张卡里打钱。

但实际上那张卡是他的情人在用。

我之所以对此从没疑心过,因为我婆婆本来就是个会算计的人。

当初我怀孕在家,婆婆觉得我用不上车,就把我老公的车开走了,那之后老公就一直开我的车。

孩子上托班以后,我找了份文职工作。

本来说好两边父母轮流帮忙照顾小孩,但公公全程隐身,婆婆总是找理由不来。

他跟我AA到一颗鸡蛋上,但在家务和育儿这些事上却从不跟我AA。

所以我跟老公开玩笑说,我们得给我爸妈算时薪。

他讽刺我算盘打得好,就没见过老人带外孙还要收费的。

为什么没离婚,一是他和他父母都不同意;

二是如果撕破脸离了婚,他可能连孩子的生活费都会找理由不给。

我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期待,只有一个要求,给别人花的那二十万,双倍打给我。

他反反复复,答应了又反悔,最后问我,能不能分期给。

我想一定有已婚夫妻也在践行婚后AA,并且做得还不错。

但几位受访者显然没那么幸运。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婚姻就是合作经营的模式。

可“合作”的前提是尊重与信任,而不是满心满眼的算计。

钱能够一分一厘算清楚,那时间、情感、个人价值等隐形损失,又该怎么算?

AA制本身没错,错的是打着AA制的旗号,在家庭关系里一味索取、压榨、逃避。

如果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防备和计较,那当初又为什么决定结伴直面人生呢。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