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三阅兵新闻中心抓“活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0:13 1

摘要: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李鹏、于佳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偶遇一位莱索托记者,交流采访视频引发共鸣。他们向“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李鹏、于佳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偶遇一位莱索托记者,交流采访视频引发共鸣。他们向“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一)

8月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人头攒动。作为一名地方媒体记者,我背着沉重的设备包,在发布厅艰难穿行,试图在这个汇聚国内外媒体同行的场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嗨,你坐这里吗?”耳边传来一句口音独特的英文。我回过头,一位肤色黝黑、眼睛明亮的外国记者自然地伸出手,帮我托住了快要滑落的设备包。

这个简单的举动让我有些意外。在这场300多人的记者会上,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人会主动帮助一个陌生人。

他随后自我介绍:“我来自莱索托。”

莱索托在哪里?他看出我的困惑,微笑着解释:“一个被南非包围的国家。”

我试着介绍自己:“我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他眨了眨眼,显然对这个名字毫无概念。于是我补充道:“就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

“功夫!”他的眼睛瞬间亮了,“我爱看这个!它让我整夜睡不着觉,哈哈!”

就这样,我和一个来自我从未听说过的国家、对功夫充满热情的外国记者交了个朋友。

(二)

第一天的记者会结束,我们匆匆道别。

本以为只是一次寻常偶遇,彼此都会相忘于人海。没想到第二天,在新闻发布厅门口的文创展区,我又遇见了他。他正专注地翻阅一本英文书——XI JINPING:Chinese Modernization(《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他不像随意浏览,更像在认真寻找什么。

我走上前,好奇地问:“为什么对这本书这么感兴趣?”

他抬起头,眼神诚恳而认真:“我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曾经也很困难,但现在成了现代化强国。我想知道,你们经历了什么?做对了什么?这本书里,也许有答案。”

他的话让我愣住了。原来,这位来自遥远非洲国家的记者,正在寻找走好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方案!我立刻意识到——“活鱼”来了。

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开始在即,我们相约在会后采访。

采访中他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对北京的秩序和现代化水平印象深刻。“我在这里待了两周,没见到一起交通事故,这显示你们的社会很有秩序。”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中带着钦佩,“整个国家组织得非常好,公交车、自行车、大型车辆都井然有序。”

他还谈到中国对莱索托的帮助:建学校、派医生、发展基础设施。“你们谈绿色能源,谈和平发展,而且你们真的在做。”

最让我触动的是,当他说到记者会上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眼里闪烁着光芒。“我们憧憬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让每个人感到安全,让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愿景。”

作为回应,我坦诚地分享了我们国家的经历:我们曾经跌倒过,是通过一步步摸索,才走到今天。这本书里写的,就是我们探索的路。

这一刻,我切身感受到,我们常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都在他拿起这本书时具象化了。

(三)

告别时,他用力握住我的手:“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很少人知道莱索托……它是一个小国,但我们渴望发展。”

我郑重地回答:“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今天之后,我会一直记得莱索托。”

看着他握着那本“特别的书”消失在人群中,我明白了这次相遇的意义。

这位记者的渴望,也是无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心声。他们渴望发展,渴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渴望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国与国合作的价值目标,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共鸣。这一美好追求因为具体可触,让我和莱索托记者朋友感受如此真切。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