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6岁的任民生,前些年一直在外漂泊打工。远离家乡虽能挣得一份收入,但他始终放心不下家中的父母。今年春节过后,他看到村里的合作社招聘工人,便毅然报了名。
近日,吃罢早饭,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透山村村民任民生到自家门前的鑫源烟叶专业合作社育苗工场忙活起来。
“门口来上班,顾家又赚钱,亲人常相伴,幸福日子甜!”在育苗池旁边,任民生唱起了顺口溜。
今年56岁的任民生,前些年一直在外漂泊打工。远离家乡虽能挣得一份收入,但他始终放心不下家中的父母。今年春节过后,他看到村里的合作社招聘工人,便毅然报了名。
“从育苗到采收烘烤,一年下来能干11个月的活儿,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关键是能在老人身边照应,这比啥都强!”任民生感慨地说。他的眼中满是对如今生活的满足。
近年来,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聚焦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把推进烟叶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通过帮助合作社组建各环节专业化服务队伍、依托行业内训师为合作社培养专业人才、协助合作社拓宽非烟作物生产服务多元增收渠道等措施,培育了一批设备配套优、服务能力强、管理规范化、经济效益好的烟叶专业合作社。
“去年,由三门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造的‘金叶惠农’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烟农根据自身服务需求,不但可以选本地的合作社,也可选择其他区域的合作社。这种集约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仅延伸了产业专业化服务链条,解决了烟农雇工难、用工贵难题,而且也提升了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产业化发展、一站式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灵宝市局(分公司)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主任李军正介绍说,目前灵宝烟区烟农入社率在97%以上,“金叶惠农”平台烟农专业化服务下单率达70%。
合作社的提质升级,给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村民足不出户就有活儿干、有钱赚。
“去年,在烟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合作社围绕各环节拓展专业化服务,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的综合运营效益。”鑫源烟叶专业合作社社长任金禄介绍说,整个烟叶生产季,累计为3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2.5万元左右。
在五亩乡白羊村金塬合作社育苗工场,张红娟和同村的4名妇女正在向育苗池里摆放格盘。她们每人拿着一根3米长的撑杆,待播种后的格盘放进苗池,就拿撑杆轻轻一拨,格盘依托水的浮力瞬间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过去,为了挣钱养家,只能外出打工,家中老人孩子无人照料。现在村里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了,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家庭。”张红娟说,她在这个合作社已经干了2年,每月的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五亩乡白羊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国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优先组织困难家庭就地就近就业,有21户困难家庭通过在烟叶专业合作社务工脱贫致富。近年来,烟草部门依托合作社建设的烟叶专分服务站,为村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化分级‘能手’,收购季节他们就会被种烟村邀请过去做工。‘产业+就业’,实现了村民个人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
在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烟叶育苗工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基质消毒、播种、装盘等作业。
“今年全镇14个标准化育苗点的306座育苗大棚,为本地村民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3000多个,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朱阳镇人民政府烟叶生产办公室主任杜铁民介绍说,周边村的劳动力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与顾家两不误。
“我们将继续抓好烟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合作社更好地服务于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幸福与富足。”灵宝市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
来源:东方烟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