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都清楚,术后2年是乳腺癌第一个复发高峰[1],挺过五年基本进入康复关键期,5年无瘤生存更是 “临床治愈”。但 “临床治愈” 不代表能松劲,不同类型乳腺癌五年后康复重点不同。今天互助君结合最新研究,和姐妹们好好聊聊这事。
之前有收到姐妹提问,说能不能出一些乳腺癌术后五年康复注意事项。
图源:觅健乳腺癌互助圈
大家都清楚,术后2年是乳腺癌第一个复发高峰[1],挺过五年基本进入康复关键期,5年无瘤生存更是 “临床治愈”。但 “临床治愈” 不代表能松劲,不同类型乳腺癌五年后康复重点不同。今天互助君结合最新研究,和姐妹们好好聊聊这事。
01
研究内容
过去我们知道,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20年内都可能复发[1],而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远期风险相对较低。但这些数据背后,还有三个关乎长期生存的关键问题一直没说清:
①三种亚型在“术后5年内”和“5年后”的复发节奏有何不同?爱转移到哪些部位?
②多数研究只盯一种亚型,或只看前5年,缺乏这三类乳腺癌患者早、晚期复发的横向对比;
③几乎没人关注“5年后再复发”长什么样,更少提“第二原发癌”对长期康复的影响。
今年ASCO年会上发布的《Patterns of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cross breast cancer subtypes in the CCTG MA.32 trial》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
图源:参考资料[2]
研究纳入3649名高危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激素受体阳性(2104人)、HER2阳性(620人)、三阴性(925人)分组,中位随访近8年。
研究记录了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第二原发癌以及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通过计算每年的侵袭性癌症事件率(ICERs)和远处复发率(DR),并分别对早期和晚期进行平均值计算,以评估不同亚型乳腺癌的风险模式。
*侵袭性癌症事件率(ICERs):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癌症患者发生侵袭性癌症事件(如复发、转移等)的概率。
那研究数据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1.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数据显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复发“战线”拉得长。
5年内侵袭性癌症事件率(ICERs)是3.04%,5年后降到2.31%,虽然降了,但降幅不大,说明风险一直存在。
远处转移也类似,从2.33%降到1.72%,远不像其他类型“断崖式”下降,20年内都可能复发[1],必须长期警惕。
图源:参考资料[2]
康复关键是做好这三点:
①定期复查要规律,重点盯骨头。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无论早晚,都以骨转移最常见,5年后仍有0.88%远处转移风险,其次为肺、肝(均为0.56%)。所以骨扫描、胸部CT等检查,该做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
②激素药别随便停,这是防复发的“主力军”,哪怕5年后感觉没事,也要按医生要求吃够疗程。
③5年后第二原发癌反而升高(从0.66%到0.92%),体检时别只盯着乳腺,卵巢、肠胃也要关注。
2.HER2阳性乳腺癌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术后5年是一个明显的风险分界点。
5年内年侵袭性癌症事件率(ICERs)为2.93%,5年后降至1.47%;远处复发率从2.03%下降到0.57%,降幅较大。5年后肺转移和脑转移极少发生,远处转移主要集中在骨(0.42%)和肝(0.21%)。
第二原发癌的发生率在5年前后变化不大,早期(5年内)为0.60%,晚期(5年后)为0.74%,可能成为5年后最主要的健康问题。
康复期间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5年后肺部和脑部转移风险很低,复查重点可放在骨和肝,如按医生建议进行骨扫描、腹部超声等检查。
②为降低第二原发癌风险,应避免熬夜、戒烟限酒,饮食均衡,适度运动。
③若术后使用过靶向治疗,可与主治医生沟通后续是否需要监测相关指标,明确随访安排。
3.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主要集中在术后前5年。
5年内年侵袭性癌症事件率(ICERs)为4.60%,是三种亚型中早期风险最高的;远处复发率为3.09%,其中肺转移最常见(1.72%),骨、肝、脑转移相对较少。
5年后,复发风险显著下降。侵袭性事件率降至1.21%,远处复发率降至0.20%,肝和脑转移基本不再发生,整体复发风险极低。
第二原发癌的发生率在5年内为0.96%,5年后为0.90%,相较稳定。
康复管理可分阶段进行:
①前5年重点监测肺部,定期进行胸部CT等检查。5年后复发风险明显降低,可逐步回归正常生活,但仍需按要求随访。
②坚持每月乳腺自检,注意乳房有无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发现变化及时就医。
03
写在最后
术后五年是康复的重要节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关注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希望姐妹们在抗癌的路上做到定期复查、积极治疗、规律生活,和“复发”两个字越来越远~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小狮
参考资料:
[1]殷文瑾.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规律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7,(6):527-531.
[2]Lohmann, A. E., et al. (2025). Patterns of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cross breast cancer subtypes in the CCTGMA.32 trial [Poster session]. 2025 ASCO Annual Meeting, Breast Cancer—Local/Regional/Adjuvant Track.https://www.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ABSTRACT498036.
来源:乳腺癌互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