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天,Anthropic宣布完成其F轮融资,单轮狂揽13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83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私营科技公司。
本期要点:充分前瞻,把握机会!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前天,Anthropic宣布完成其F轮融资,单轮狂揽13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83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私营科技公司。
支撑这一估值的,是Anthropic惊人的增长曲线。公司年化营收在8个月内从约10亿美元飙升至超过5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企业客户总数突破30万,其中运营收入高达10万美元的大型客户数量增长了7倍。
另一边,前段时间,木头姐Cathy Wood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发布了研报,再次表达了对于特斯拉的看好。他们预测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Robotaxi)业务到2029年可能占据公司90%的企业价值,因为特斯拉将会撬动未来10万亿美元的Robotaxi市场,并占据其中的重要份额。
表面上看,这是两条赛道上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但我们认为,背后有相通的商业逻辑,那就是这两个公司都找到了相对清晰的目标市场,表现出了爆炸性增长的潜力,并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要理解科技公司的价值,认知的领先性极其关键。核心在于,不是看公司今天赚了多少钱,而是看它通过技术革命,能够创造出一个多大的市场。后知后觉者,要么错过了早期布局的黄金期,要么在泡沫已经形成后才加入,成了接盘者。
新市场!
首先,我们要看到,颠覆性技术的价值,不能用旧的市场数据为依据来评估。
当谈论特斯拉Robotaxi的潜力时,人们常将其与Uber和Lyft市值进行对比。因此,认为即便特斯拉吃掉整个出行服务市场,也仅是增加了2000亿美元的价值。
但这无疑忽视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Robotaxi将是一个急剧扩张的市场。
由于司机成本的存在,Uber等传统网约车服务价格较高,大部分人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出行选择。
然而,Robotaxi的电动化加上无人驾驶,很可能将价格大幅降低。此时,市场规模将指数级的增加,以往选择自驾或公共交通的人就都会转向Robotaxi。
第二,不仅市场有了,特斯拉也具备吃到最大块蛋糕的能力。
我们此前便分析过,特斯拉Robotaxi的上线标志着他们正在从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化为出行服务提供商。
一方面,特斯拉位于奥斯汀的超级工厂,每天产能就超600台,足以覆盖Robotaxi的需求。
Waymo在2025年全年只能新增约2000辆Robotaxi,因为他们要花费高昂的成本改造车辆,而特斯拉可以在数天完成同等规模的布局。
另一方面,未来Model Y车主还能直接将车辆接入特斯拉的Robotaxi平台参与运营。这意味着特斯拉无需承担车辆购置和运维成本,能迅速组建一个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辆车的Robotaxi车队。
当然,光有车子也是不行的,自动驾驶的技术水平也很重要。这方面特斯拉也颇具优势。
自动驾驶系统的表现依赖于数据量和对于极端场景(corner case)的覆盖。
Waymo依赖昂贵的激光雷达(LiDAR)和预先绘制的高精地图,奉行慢工出细活的理念,这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挖掘数据中的极端场景来优化算法。
而特斯拉在全球的数百万辆汽车,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回传数据,并通过影子模式自动标注。他们就不需要像Waymo那样对每一条街道都进行精细测绘,就让AI能应对更广泛的未知场景。
所以,可以推断,一旦特斯拉突破了监管方面的障碍,就能快速抢占市场,从而迅速摊薄成本,并赢得Robotaxi这个终局竞赛。
认知如何变现
我更想强调的是,正是由于这样的逻辑,我们不能按照传统车企的逻辑去评估特斯拉。
当一个公司通过某个颠覆性新技术切入一个庞大且清晰的市场,且表现出显著的替代性和新增效应时,其未来价值就可能被计入当下的估值中。
这一点,更是在Anthropic高达1830亿美元的估值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可以先对比一下OpenAI。ChatGPT的订阅模式堪称一锅乱炖,将替代搜索、文本生成、图片创作、深度研究等多种功能混合打包交给了订阅用户。优点是功能全面,缺点就在于深耕不足。用户可能因为某个功能尝鲜,但由于OpenAI的大部分功能都难以做到不可替代,订阅也就往往难以持续。
因此,OpenAI虽然有数亿的月活用户,但仍然面临变现的难题。
Anthropic则选择了AI编程这个明确且巨大的目标市场。
全球软件市场本身已达数千亿美元规模,企业和开发者的需求明确,付费意愿强烈。此外,AI编程让各个小白纳入软件领域,每个想尝试开发应用的人,都会成为Anthropic的用户。他们很有可能创造巨大的新需求。
此时,你就会发现,特斯拉和Anthropic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非常相似。它们都能降低门槛放大产业规模,都进入了即将快速增长的市场,并且都有潜力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但最后,我也想指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只有极少数人能抓住这类机会。
因为,这是一场认知和执行的争夺战。
我们只有让自己的认知领先于各大主流基金,在他们达成共识之前,就前瞻性地洞察到了潜在的巨大市场,且通过投资、创业或加入相关初创公司等各种方法去提前布局,才能让认知变现。
否则,你所看到的每一个所谓风口,都不过是在为前人的离场接盘。
这件事,在未来将极其危险。
如今,影子股市正在兴起。Robinhood等平台已经为未上市的公司创造交易途径,而天量的私募资本也在为独角兽们提供充足弹药。主流基金比普通人更早看清创业公司的未来价值,已经给出了合理高估值的情况下,Robinhood等平台却又进一步让一些嗅觉灵敏的散户们提前进入,进一步推高估值。那么当你接触到这些公司的股票时,往往已经具有不小泡沫。
但散户普遍缺乏客观估值能力,往往又会基于公司名气和概念炒作进行非理性追涨,在股市的狂热期进一步推高股价。
所以,现在特斯拉与Anthropic有泡沫吗?我认为目前大概率还没有。但我越发觉得,未来几年,也许就是2029年,随着一大批AI公司上市,再叠加可能的低利率金融环境,一场类似1929的金融大泡沫就有可能会到来。
所以前瞻性在这里就有了具体指标,最好是比主流基金前瞻一点儿,最差不能比散户更迟缓。如果你具备提前布局的能力,就可以尽情享受这场泡沫并能适时离场,但如果你只能人云亦云,就只会是个接盘侠。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来源:王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