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济南万物生长,春意正盛。位于黄河北岸的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春天的第一口甜”已经悄然上市。颗颗圆润饱满的“太平宝西瓜”正沐浴着春日暖阳,用满口爆汁为你带来清甜。
三月的济南万物生长,春意正盛。位于黄河北岸的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春天的第一口甜”已经悄然上市。颗颗圆润饱满的“太平宝西瓜”正沐浴着春日暖阳,用满口爆汁为你带来清甜。
其实,早在300多年前,位于徒骇河南岸的太平街道就有西瓜种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被誉为“鲁北西瓜之乡”。九十年代中期,太平街道开始发展大拱棚西瓜生产,形成独特优势。当前,太平街道共有瓜菜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西瓜14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
太平西瓜外形规整,纹理清晰,皮薄汁多,沙甜爽口,富含硒、铁、锌等元素,因上市时间早、市场供应期长,已在同类产品中占据领先地位。太平西瓜的独特甜味,源自黄河岸边千年滋养的沙质土壤,这里土质疏松、透气性强,地下水系主要为黄河下渗水,经地下沙层积淀过滤,水质清澈甘甜,加上充足的日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使得西瓜糖分自然累积,甜度高达12度以上。
如今,“太平宝”西瓜已经成为起步区的地域品牌,深受群众喜爱。为更好发展西瓜种植,街道一方面多次邀请技术人员到种植片区给予现场指导,并借助省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机遇,加强院校合作,不断聚集优质科技资源,为“太平宝”西瓜标准化种植、产业技术创新、品种改良、品牌基地建设,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动能。同时,积极组织西瓜经销商、瓜菜经纪人、西瓜合作社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长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调动各村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街道瓜菜种植基地、徒骇河沿岸千亩果园,力争打造形成全市现代西瓜种植的示范样板和标杆。
太平西瓜的高品质源于科学化、标准化的种植管理体系。种植前期优选抗病性强、糖度稳定的“太平宝”系列品种,采用嫁接育苗技术增强根系活力,土壤深耕时施入腐熟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改善沙质土结构,提升保水保肥能力。大拱棚栽培是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双层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确保西瓜生长周期稳定,提早上市15-20天。生长期内,严格遵循“一蔓一瓜”整枝原则,利用熊蜂授粉提升坐果率,并依托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光照、土壤墒情,结合农科院专家指导动态调整管理方案。采收前20天控水增糖,配合糖度仪检测,确保西瓜甜度稳定在12度以上,同时建立绿色防控体系,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实现“零农残”品质。
太平街道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核心推行订单农业,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合作社统一整合农户需求,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明确品种、规格、上市时间等标准,提前发放种苗、农资,降低农户前期投入风险。生产过程中,合作社按片区派驻技术员,监督标准化种植流程,建立田间档案追踪生长数据,确保每批西瓜符合订单质量要求。同时,合作社牵头对接保险公司,为农户定制自然灾害与价格波动险种,并引入“二次分红”机制。目前,街道已发展20余家西瓜专业合作社,带动超1000名农户增收。
太平西瓜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高端大众互补”的全渠道销售网络。线上依托“太平宝”区域公用品牌,与京东生鲜、拼多多等平台合作,开展“产地直发”预售,通过短视频直播展示黄河沙地种植场景,强化“天然甜”消费认知,48小时冷链直达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线下与永辉、盒马等商超签订专供协议,打造“精品西瓜”专区。此外,联合旅行社开发“瓜田采摘”农旅项目,吸引城市家庭体验现摘现吃;针对企业客户推出“消暑礼盒”定制服务,年订单超1000箱。通过“电商爆款引流+商超树立品牌+跨界场景增值”的组合策略,太平西瓜已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稳居中高端西瓜市场第一梯队。
从黄河畔的百年瓜田到产值数亿元的绿色产业,太平西瓜以科技为笔、自然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这个夏天,让“太平宝”用一瓤清甜抚平燥热,让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瓜香,飘向更多中国人的餐桌!
来源:郝董农村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