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由于原户口簿登记信息与实际居住地址不符,孩子上学、贷款、就医等多有不便,现在终于安心了,以后看病、上学,可直接用新户口簿了。”3月26日,62岁的村民魏宏仕紧紧攥着户口簿,言语间满是激动与喜悦。当天,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办事处富宁村528户村民领到了
本报讯 (记者 剡文鑫 张 璞)“过去,由于原户口簿登记信息与实际居住地址不符,孩子上学、贷款、就医等多有不便,现在终于安心了,以后看病、上学,可直接用新户口簿了。”3月26日,62岁的村民魏宏仕紧紧攥着户口簿,言语间满是激动与喜悦。当天,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办事处富宁村528户村民领到了新户口簿,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户籍“正名”难题得到解决。
时间回溯到1989年。魏宏仕带着全家从西吉县自发移民至富宁村,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富宁村人”。魏宏仕一家靠着租赁承包土地,日子逐渐过得红火。由于户籍还留在老家西吉县,一系列生活中的不便接踵而至。“孩子上学、看病报销,都得回西吉县开证明,特别不方便。”魏宏仕说,当时作为自发移民来到富宁村的528户村民,几乎都面临相同的困境。
为解决这些自发移民遇到的问题,2016年8月,西夏区将居住在富宁村、银西村的移民划入怀远路街道办事处贺新、银西、宁华所套门沟、富宁4个社区,并统一办理了城镇户籍。“户籍从西吉县迁至西夏区,再也不用跑远路开证明、缴医保了,方便了很多。”魏宏仕说。
户籍问题的解决只是第一步,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身份问题。富宁村党支部书记郭嘉介绍,虽然村民居住在富宁村、银西村,但户口簿上却写着社区,生病后想享受农村医保报销也需要证明自己是农民身份。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0年,西夏区决定撤并4个社区,将富宁村和银西村合二为一,统一为富宁村,并划分了6个村民小组。“统一为富宁村人后,办理证明手续、申请补贴,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生活一下子方便了很多。”村民靳亚东说。即便如此,户口簿和村名不一致的问题依旧困扰着村民。“孩子入学、社会救助、办理营业执照,均需村委会开具身份证明。”郭嘉说。
当天,在西夏区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分布在原4个社区的528户户籍被统一迁移至富宁村,同步更新户籍信息,至此,528户村民从法律层面上真正成为富宁村村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