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计阶段: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完成详细设计方案,形成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
其核心特点是将项目划分为设计、招标、建造三个独立且顺序实施的阶段。以下是该模式的关键分析:
一、基本特点
阶段划分明确
设计阶段: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完成详细设计方案,形成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
招标阶段:基于设计文件公开招标,承包商通过竞争性投标获得施工资格。
建造阶段:中标承包商按图施工,业主通过监理单位监督质量与进度。
合同结构
业主分别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签订独立合同,施工任务可整体发包或分标段平行分包。
二、优势
责任清晰:设计缺陷由设计单位负责,施工问题由承包商承担,风险划分明确。
设计质量高:专业设计单位主导方案,满足业主定制化需求。
成本可控:通过竞争性招标降低施工成本,预算透明度较高。
三、局限性
周期长:需依次完成设计、招标、施工,总工期较长。
协调困难:设计与施工分离易导致变更频繁,增加管理成本。
纠纷风险:多主体参与可能引发责任推诿,业主协调压力大。
四、适用场景
大型基础设施:如鲁布革水电站等复杂项目。
政府公共工程:需严格遵循法规和流程的项目。
高标准化项目:设计成熟、变更需求少的工程。
五、与其他模式对比
与EPC模式相比:DBB业主控制力更强,但EPC模式能缩短工期并减少协调问题。
该模式在传统工程中仍占主导地位,但需权衡效率与灵活性。
来源:清华之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