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塘余力轩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09:23 1

摘要:邦塘旧传云:“南村五龙九宅,北村八年八宅。”南村李光祖公,廪贡生,举优行,任琼州府昌化县学教谕,其五子数年间建九宅及外翰第、居由轩二客厅。北村则李光洩公,议叙按察使司照厅,诰赠骑尉营守备,覃恩晋赠通奉大夫户部河南主加七级,覃恩晋赠中宪大夫户部山西司主政加四级,

邦塘余力轩记

雷州邦塘,古村也,山川钟秀,人文蔚起。村有余力轩,建于光绪间,李泰卿、李选臣昆仲所筑,乃议叙九品、诰赠武德骑尉守备衔李光洩公之客厅也。

邦塘旧传云:“南村五龙九宅,北村八年八宅。”南村李光祖公,廪贡生,举优行,任琼州府昌化县学教谕,其五子数年间建九宅及外翰第、居由轩二客厅。北村则李光洩公,议叙按察使司照厅,诰赠骑尉营守备,覃恩晋赠通奉大夫户部河南主加七级,覃恩晋赠中宪大夫户部山西司主政加四级,其八孙亦数年间建八宅,宅之地下室相连,又建客厅一,即余力轩也。

余力轩,平面作回字形,肖北京四合院,坐西朝东,占地四百平方米。上下左右客堂,回廊互接,栏杆周匝。庭院旷朗,通风采光俱佳。瓦屋硬山,四面合槽。室内装饰精雅,木隔扇、镂花窗,灰塑石雕,皆具极高艺术之美。清举人李韶绎为撰联云:“余地尽堪培竹菊;力田还可事诗书。”

清末民初,雷州匪患甚炽,民不聊生。为御匪盗,民国十年,李业精、李球诸富户集资建碉楼二,在余力轩之犄角。碉楼高约十五米,墙厚且坚,枪炮难毁。绕楼筑垣,与楼为一。垣内有宅舍、储藏室,又凿深井,以备村民避匪之需。更有暗道通于村外,以为疏散救援之路。岁月迁延,一碉楼已塌,其一亦有崩塌,今已修复。

轩侧有古井,凿于清光绪时,供村民汲饮。井底清泉涌流,水质甘冽,以此井水煮饭,数日不馊;泡茶则味尤佳,远近之人常来取水,咸称“龙泉”。父老相传,曾有人汲水,桶坠井中,数日后,大雨既降,桶现于田野外之小沟;又有人放鸭入井,后亦于外沟得之。其神奇如此,取水者日众,而井水终不见浅。

登碉楼之巅,远眺古郡雷州,三元古塔,卓然耸立;俯瞰邦塘古民居,瓦房鳞次,真所谓“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令人心旷神怡。

余力轩又曾兴办学馆,教子弟及全村学子,为邦塘培育英才无数。然岁月沧桑,轩渐破败。幸于2017年6月6日,列为雷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冀政府修复,使其重焕光彩,以为邦塘教育后人之基地,亦为雷州古民居之典范也。

李光洩公一族,清代功名甚盛:李光洩公,功绩著于当时;李锡龄、李锡铨诸公,亦各有建树。子孙相继,科名不绝。至若解放之后,家族虽经起伏,然其后人能顺应时势,奋发有为。今有大学文化者近二十人,各于其职,为国效力,续家族之荣光也。

噫!邦塘余力轩,既为家族之象征,亦为历史之见证。愿其永传于世,启迪后人。

来源:石奇封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