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李从英语专业跨考计算机研究生,初试成绩不错,却在复试环节被刷了下来。面试时导师问了一个基础的专业问题,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事后才知道,和他竞争的都是本科就学计算机的同学。
> 跨考不是换个专业考试那么简单,导师们的考量远比你想的要多
小李从英语专业跨考计算机研究生,初试成绩不错,却在复试环节被刷了下来。面试时导师问了一个基础的专业问题,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事后才知道,和他竞争的都是本科就学计算机的同学。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跨考本身没有错,但很多人只看到了跨考的成功案例,却忽略了背后的要求和挑战。今天就来说说导师在接收跨考生时最看重的7个硬指标。
01 专业基础:半路出家也要有基本功
导师首先会怀疑:你的专业基础能跟上吗?
这不是歧视,而是很现实的考量。研究生课程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深化,如果连基础都不扎实,会很吃力。
比如从文科跨考经济类,至少应该自学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核心课程;从理工科跨考法律,应该对法律基础知识有系统了解。
建议:通过选修、辅修、MOOC等方式系统学习目标专业的基础课程,最好能有相关成绩证明。
02 科研能力:证明你有研究潜力
研究生最重要的是研究能力。对于跨考生,导师尤其关心:你能快速适应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吗?
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都是重要证明。即使没有直接相关的经历,也要展示出你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建议:提前参与目标专业的科研项目,哪怕只是打下手;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果有论文或作品,即使不同领域也能体现研究能力。
03 数学水平:很多专业的隐形门槛
如果你跨考的是经管、计算机、心理学等需要数学的专业,数学能力往往是隐形门槛。
导师会担心你的数学基础不够,无法完成后续的定量研究。很多跨考生败就败在数学基础上。
建议:提前复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课程;如果有相关数学竞赛成绩会很有帮助;在面试中展示你的数学能力。
04 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阅读写作
研究生阶段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撰写英文学术论文。英语能力不过关会很吃力。
对于跨考生,导师会更加关注你的英语水平,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快速掌握新领域的国际研究动态。
建议:准备好六级、托福、雅思等英语成绩;提前阅读目标专业的英文文献;在面试中展示英语能力。
05 实践经历:用实践证明你的热情
实践经历是证明你真心喜欢这个专业的最好方式。
比如想跨考新闻传播,有没有在媒体实习过?想跨考计算机,有没有实际开发项目?想跨考心理学,有没有相关实习或志愿者经历?
空口说“我对这个专业很有热情”远远不如实际行动有说服力。
建议:提前找相关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积累作品集。
06 学习能力:快速适应新领域
导师最看重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学习能力。
对于跨考生,你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快速掌握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通过你的学习经历、证书、快速成长的故事来体现。
建议:准备一个自己快速学习新技能的具体例子;提前自学目标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获得相关证书或认证。
07 研究方向:有明确的研究兴趣
跨考生最怕的就是“盲目”。导师不喜欢听到“我就是觉得这个专业好就业”或者“原来专业不喜欢”这样的理由。
你需要展现出对目标专业有深入了解,并且有明确的研究兴趣和规划。
建议:提前阅读目标导师的论文和研究方向;思考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研究问题;准备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
结语:跨考可以,但要做好准备
跨考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比科班出身的学生付出更多努力。以上7个指标就像7道关卡,每过一关,你跨考成功的几率就大一分。
最重要的是提前规划,早做准备。不要等到大四才突然决定跨考,那样时间根本来不及。
如果你已经决定跨考,现在就开始行动吧。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导师看:虽然我是跨专业,但我比本专业的学生准备得更充分,更热爱这个专业。
> 跨考不是逃避的捷径,而是需要更多付出的选择。做好准备,让导师看到你的诚意和实力。
来源:端庄优雅百灵鸟m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