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上午,“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在烟台海滨飞翔乐园盛大启幕。这场集体婚礼不仅让“山海见证”的浪漫直抵人心,更让人们读懂了烟台这座城市的活力、创新与藏在细节里的文明温度。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凡 孙淑玉 吕奇
集体乘坐公交婚车,沿最美海岸线播撒喜悦,由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证婚,发出文明婚俗倡议……七夕前夕,24对新人领衔,一场“烟台式”的浪漫火遍全网。
8月28日上午,“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在烟台海滨飞翔乐园盛大启幕。这场集体婚礼不仅让“山海见证”的浪漫直抵人心,更让人们读懂了烟台这座城市的活力、创新与藏在细节里的文明温度。
8月28日上午,“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举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摄)
年轻人与城市活力
年轻人愿意将人生的重要时刻书写进城市记忆,是城市活力最鲜明的注脚。当“情定山海间”的浪漫在海滨城市烟台绽放,24对新人用一场与城市深度交融的集体婚礼,写下了他们与烟台之间的双向奔赴。
新疆姑娘米力开木·热合曼从未想过,自己的婚礼会来到烟台这座山海相拥的城市。她原本已经和丈夫吕英凯做好了旅行结婚的准备,直到吕英凯从网上看到了老家烟台举办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的招募令,两人一致决定报名这场意义非凡的集体婚礼。
新人代表吕英凯、米力开木·热合曼现场发出婚事新办倡议
“婚礼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要自己和对方记住的。”两人都对“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的婚礼不“感冒”,也对集体婚礼格外期待。当他们坐上装饰一新的公交婚车,沿着滨海路驶过栈桥、月亮湾、烟台山等城市标志性景点,看到路边市民纷纷举着手机为他们拍照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婚礼更有意义”。
装扮喜庆浪漫的17路和51路公交车,载着新人们向幸福出发
24对新人在烟台月亮湾景区合影留念
这份“山海见证”的期待,还藏在新人主动调整人生节奏的选择里。新郎崔国凯和爱人贾晓晶原本打算七夕当天登记,但考虑到“持证”参加集体婚礼更有纪念意义,就把领证时间提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圆满”。
“公交婚车替代豪华车队”“集体婚礼替代铺张宴请”“简约婚戒替代高价彩礼”,这场简约不简单的集体婚礼也成了很多新人的独家回忆。“我们就是今天的主角!”提起参加集体婚礼的感受,来自烟台理工学院的白明难掩激动,直言“一定要参加集体婚礼,不然都是遗憾。坐着17路沿着海边走,没有比这种方式更浪漫的了”。
仪式结束后,牟平小伙王顺令发来长长的文字,字里行间满是感动:“从流程衔接的细致筹备,到现场服务的贴心保障,你们的专业与热忱让这场仪式更显温暖。是你们搭建了如此有意义的平台,让这份特殊的浪漫被更多人见证”。
参加集体婚礼,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认同。当年轻人不再把奢华的婚礼当作人生标配,转而追求“与城共赴幸福”的独特体验时,烟台的城市活力也随之彰显——不再是靠“网红打卡点”吸引年轻人,而是用“文明可感知、生活可参与”的氛围,让年轻人愿意在这里扎根,愿意把自己的人生重要时刻融入城市记忆。
创意场景与创新基因
创新,是镌刻在烟台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基因。“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在环节设计中,用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场景和环节,让烟台成为移风易俗改革的“推动者”与“实践者”。
活动现场,全市首个移风易俗户外颁证点正式启用,成为打破室内颁证常规场景的一大创新突破。该颁证点落户烟台海滨飞翔乐园,以“倡树文明婚俗”为主题,以浪漫、幸福、时尚为设计理念,以钻石对戒为主造型。户外颁证点将自然风光与文明婚俗巧妙结合,新人办理完结婚登记手续后,在山海景致中感受婚姻的庄重与浪漫,“在烟台结婚”也将成为一段独一无二的记忆。
新郎姜超和新娘王亚楠是烟台市移风易俗户外颁证点的首对登记新人(李东泽 摄)
推动移风易俗改革,也体现在“生态共建”的创新尝试里。活动现场,婚庆公司、餐饮企业、美妆企业等代表们共同签下移风易俗婚俗新风联盟协议书,标志着烟台市移风易俗婚俗新风联盟正式成立。
“这份承诺,不仅是我们推动烟台婚俗改革的起点,更是向全市人民交出的责任答卷。”作为烟台市婚俗新风联盟单位代表,烟台市婚庆礼仪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春缘婚礼策划(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绪臣现场宣读移风易俗承诺书,号召相关从业者和从业单位都能成为文明婚俗的传播者、践行者,自觉形成覆盖全链条的“文明合力”。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场创新实践从未丢失“温情”的底色。活动提取婚姻“相守”“祝福”的核心价值,邀金婚代表姜淑爱、翟明申夫妻分享他们跨越岁月的婚姻智慧与家风故事。同时,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向活动赠送《百囍图》,百个“囍”字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备,字字不同,既饱含传统文化的墨香,也寄托着对新人“百年好合、喜事连连”的祝福,为婚礼现场增添了文化韵味。
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现场赠送《百囍图》
在这场集体婚礼上,倡导婚俗新风的每一个创新场景和环节设计,都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改革的落地实践。
城市温度与城市文明
城市的温度,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集体婚礼就像一扇窗,透过它,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简约浪漫的婚俗新风,更是整座城市奔涌的温暖与善意。
从婚纱试穿、妆容打造到婚车接送、仪式举办,新人们全程享受着“一条龙”公益服务,没有奢华的排场,却处处是走心的关怀。
“婚车装饰不用花钱,婚纱免费提供,连跟拍都是专业摄影师义务帮忙,这场婚礼太省钱了!”不少新人的感慨,道出了这场集体婚礼的“特殊之处”:它不是一场单纯的结婚典礼,而是一场全城参与的文明实践。
新郎白明与新娘于静兴奋地展示在现场领取的“幸福礼包”
除了提供服务,28家爱心单位先后加入到“益”起添彩的行列中来,为新人们“喜上添喜”。活动为每对新人精心定制了“新婚大礼包”,14份礼品涵盖“生活、文化、纪念、服务”四大类,既饱含对新人的贴心关怀,也传递出爱心单位对新人的祝福。抽奖环节,招远华新电子有限公司和芝罘区青年路海尔专卖店更是为新人送出新婚“豪礼”:65英寸的华为智慧屏电视和一台双开门冰箱。
这样“喜上添喜”的用心,也让新人们格外感动。喜提双开门冰箱,新娘吕妮和新郎王虎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想到真的心想事成了,正好我们最近在看这款电视,今天正好抽中了,特别开心。”抽中华为智慧屏电视的新娘吕晶说。
新人吕妮和王虎生获得“神鲜眷侣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摄)
新人吕晶和黄力鹏获得“赏心悦目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摄)
新人们的开心和感动,是集体婚礼现场无数忙碌的身影共同保障才得以实现。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组织单位的志愿者们盯守和提供服务,大家用“把小事做细”的责任感共同为新人们支撑起一段难忘的人生回忆。
而这份刻在细节里的温暖,是由烟台深厚的文明底蕴中自然升发。
作为连续七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烟台市多年来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改革,从社区里的“婚俗议事会”,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从“零彩礼”榜样的宣传,到“文明家庭”的评选,文明的种子早已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很多来过烟台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由一场“烟台式浪漫”,读懂烟台这座城市,也更明白了“爱在烟台”的内涵。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