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天气开始逐渐变的凉快,同时月亮也变得越来越圆的时候,那么白露节气,也就如约而至了。白露,在公历上的时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每年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间,今年的白露稍微早一点,出现在9月7日这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天气开始逐渐变的凉快,同时月亮也变得越来越圆的时候,那么白露节气,也就如约而至了。白露,在公历上的时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每年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间,今年的白露稍微早一点,出现在9月7日这天。
大家其实也已经可以感受到了,现在早晚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凉快了,而当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的时候,便是白露节气到来的时候,因为它也是一年当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太阳照射的时间变短,强度也减弱,自然是越来越凉快。
其实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当中,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知道,白露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气?“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这便是寒露的意思。在五行当中,秋天对应的金,它属于白色,代表的是收敛,秋天早晨的露水,就是白色的,人们因此,把这个节气,称之为“白露”。
白露节气,和其它的节气一样,也都有物候的一个变化,而白露的三候分别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简单来讲,白露头五天,北方温度降低,大雁开始飞往南方过冬的了,再过五天,燕子也开始飞往南方了,到了最后五天,鸟儿都要换上丰厚的羽毛,来适应寒冷的冬天,同时开始贮藏食物了。
进入白露,也就代表着天气气温也在开始出现明显的一个变化,而且是越来越低,所以到了白露之后,天气就会真正开始变得凉快起来了,这其实也是因为控制南方的暖湿气流(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北方的冷空气系统(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开始主导北半球。在这个拉扯之下,气温也出现大的变化。
对于白露节气,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感觉到它的一个特殊性,其实古人对这个节气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会通过,对白露节气的一个特征,来判断未来天气的一个走势。比如老话就有“早白露湿气露,晚白露身不露”,9月7日白露,今年白露在哪?早还是晚?
今年白露在哪?早还是晚?
白露的早晚,它其实指的是白露出现的一个时间,在农历当中,白露节气是不固定的,有时候早,有的时候晚,像农历的七月,就是早白露,农历的八月,就被称之为晚白露,今年白露是农历的七月十六,也就是古人说的早白露。
而知道了白露的早晚,再来理解“早白露湿气露,晚白露身不露”就比较简单了,早白露说的就是白露来的比较早,那么天气就会比较的凉快,这个湿气露,说的就是湿气比较重,雨水比较多,那么自然降温就会比较快,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要穿棉,说的就是白露之后的一个天气,另外如果是晚白露,也就是白露节气在8月份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没有秋老虎的一个出现,也就是说直接变凉快了。
白露节气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当白露来的比较早,那么后续雨天可能会比较多,湿气也比较重,反之如果来的比较晚,那么很可能是晴天比较多,那么早晚的时候,天气变化会特别的大,这个时候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此外古人还喜欢根据白露这天的天气,来判断后续天气的一个走势,比如说“早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还有就是“白露一日雨,秋后十日雨”、“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等,这都是根据白露当天的一个天气,来形容后续的一个天气情况。
当然这些俗语农谚,多少还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且当时也是因为条件所致,人们只能是通过这样来观察,总结出规律,从而指导农事生活,如今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了,大家可以直接从天气预报当中就可以获得,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来源:小谈食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