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惠城GDP力争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1:01 1

摘要:2024年,惠城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6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一,领先优势继续扩大,扛起了经济大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推动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展望2025年,惠城该如何持续刷新成绩单,展现我市县区“长子”担当?

2024年,惠城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6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一,领先优势继续扩大,扛起了经济大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推动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展望2025年,惠城该如何持续刷新成绩单,展现我市县区“长子”担当?

3月27日,惠城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在西湖大剧院开幕。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田胜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年惠城GDP力争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加快打造“四个惠城”,奋力推动现代化一流中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惠城奋力推动现代化一流中心区建设。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今年将聚焦八方面重点工作

近年来,惠城区坚持“市区一体、县区协同”理念,集中力量推进园区开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经济总量在全市率先突破1000亿元、1100亿元,培育壮大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百亿产业集群,拥有超全市1/3的市场主体、近40%的市场消费。

多年积累的经济、产业、资源等比较优势正在聚合释放,坚定了惠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报告指出,惠城要在我市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中展现“长子”担当,奋力实现今年GDP6%左右的增长。

信心赛黄金,奋进正当时。为实现这一目标,惠城今年将聚焦八方面重点工作,包括以头号力度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融深融湾行动、精准有效释放投资消费潜力、深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绿美惠城生态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等方面。

今年将投入30亿元推进惠城高新区建设

在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园区建设”是热词也是关键词。去年惠城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43.41亿元、工业投资首次超过百亿元,达到102.19亿元,贡献了全区近七成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投资。园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加速器”名副其实。

今年,惠城将继续真金白银投入30亿元,用于完善园区路网,健全园区文化、医疗、商服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科创大厦、邻里中心建设,还计划收储用地3000亩,全方位保障企业入驻惠城高新区的需求。

富民兴村,从产业着手,惠城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发展丝苗米、甜玉米等优势农业产业,升级打造惠州梅菜全产业链,做强农业农村的“里子”。

推动农房风貌提升改造、典型镇全覆盖,是做好“点”的建设;创建最美农村路,勾勒最美乡土“线”。不仅点上出彩、串珠成链,惠城今年还将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线成“片”建设,推动典型村片区培育,带动“美丽乡村走廊”建设,“片”上也将会形成一处处富民兴村好景致。

今年力争引进项目200宗以上预计总投资超200亿元

实施融深融湾行动,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空港经济”“高铁站‘产城居’一体化开发建设”等是首次出现的新概念,市区一体高位谋划、携手推进,加上促进高频业务“跨境通办”等软服务,惠城在不断加速与大湾区城市“软硬联通”。

强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惠城今年将瞄准港澳和广州、深圳都市圈产业资源,总结广联项目成功经验,强化投引联动,力争率先走通“引进项目-国资投入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产业运作新路径,全年力争引进项目200宗以上,预计总投资超200亿元。

争取完成工业投资超160亿元

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精准有效释放投资消费潜力。惠城今年谋划推进“两重”项目214宗,总投资945.94亿元。争取完成工业投资160亿元以上。

在大力提振社会消费上,惠城将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依托华贸、港惠、金山湖中心、山姆印象城等大型综合体,培育打造特色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支持网络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吸引年轻人消费。

项目为王,发展加码。惠城今年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6宗,总投资74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77亿元。力争实现产业供地面积100万方以上、新开工区重点项目100宗以上、新投产产业项目100宗以上“三个一百”的目标。

打造金山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后劲看强企优企。今年,惠城继续实施高企培育倍增计划,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总数达到180家以上。

惠城将打造更多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

其中,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让人眼前一亮。惠城将支持AI、通用和行业垂直大模型深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让惠城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软件信息、科技研发、机器人产业等领域,惠城谋划打造金山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境外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惠城+仲恺”“江+湖”两组CP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聚焦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全面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打开城市发展格局,今年“惠城+仲恺”“江+湖”两组CP将C位出道。

惠城加强与仲恺高新区一体化发展,围绕500万人口规模的中心区要求,重新打造交通格局和功能分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推动两区规划、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工作机制等一体化,实现政务部门联心、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发展联动、公共服务联办,携手打造更具综合实力、更具城市魅力的中心城区。

“江湖一体”提升城市品质,市区一体落实“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以西湖为核心,将西湖与东江、西枝江联动考量,市区一体建设“一湖两江四岸”城市会客厅。推动中山公园府衙遗址、嘉祐寺旧址、梅花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修护利用,促进西湖、府城与水东街连片发展。高端化、艺术化改造提升君豪大酒店片区,联通祝屋巷、丰渚园,打造代表城市形象的新兴区域。加快推进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和47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同时,擦亮水东街、祝屋巷两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金字招牌,推动港惠罗浮里创建省级文旅街区,培育更多文旅消费热点。优化“东坡文化体验游径”与“美丽惠城Citywalk”线路,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打造乡村绿化景观带,谋划建设绿色建材集聚园区

聚焦绿美惠城生态建设,坚决守护好惠城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大力推进绿网慢行系统工程建设,连接和提升绿道、碧道等慢行通道,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3万亩,森林抚育9561亩,新造林抚育10941亩。新建生物防火林带1674亩。在横沥镇打造乡村绿化景观带。不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大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管力度。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谋划建设绿色建材集聚园区,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加强“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产废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新增5580个学位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惠民实事。

就业是基础的民生工程。今年,惠城将全力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增设桥东、三栋2个服务站点,在市区建设1个零工市场,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开展“青禾职引”行动,帮助16周岁以上有就业意愿的未成年人稳定就业。

在教育方面,将开工新建惠州市文昌学校,推进矮陂中心小学、仍图中心小学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4500个。完成3所幼儿园建设,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080个。加快建设健康惠城,推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院、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市第三人民医院小金口分院动工建设。织密社会保障网,推进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建成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两项全国试点工作。加强平安惠城建设,严密社会面巡防管控,加大力度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筑牢安全防线。

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为民为企干实事上

聚焦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今年,惠城将持续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相关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镇街创建工作。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为民为企干实事上。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稳增长、保民生。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来源:今日惠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