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是经济学出身,目前为金融从业者。写文章的目的很明确:给读者朋友提供投资机会,帮助大家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文风遵循简洁、逻辑和常识的规则,投资偏向长期、低估、分散的风格。通过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内在价值等三个方面的判断,寻找并买入
阅读提示: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作者是经济学出身,目前为金融从业者。写文章的目的很明确:给读者朋友提供投资机会,帮助大家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文风遵循简洁、逻辑和常识的规则,投资偏向长期、低估、分散的风格。通过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内在价值等三个方面的判断,寻找并买入投资标的。
我的仓位
之前45元卖掉一半仓位的招行,今天2025年6月11日,招行的股价再次突破45元,有朋友说我卖飞了。单就股价来说,确实卖飞了,而且从技术面上分析,银行股未来应该还会接着涨。但我没法预测未来的股价,只是按照交易计划进行操作,浮盈如果不落袋为安,投资便没有意义。对于招行,下次卖出价位是50元,再卖四分之一的仓位,也就是剩下一半仓位的一半。另外,平安银行的仓位较小,等到15元再卖。
天齐锂业(港股)买完之后就涨了,目前浮盈30%,但是仓位太小,1%,看来真是牛市,买入机会不多。
福寿园的仓位1%,目前不赢不亏。
北京首都机场,仓位2%,浮盈5%。
桃李面包,仓位1.5%,浮盈5%。
新进洽洽瓜子,买了2手(200股)观察仓,浮亏6%。分析文章还在写,后面发出来。最近接连被投诉和警告,文章不好发,很抱歉。以后少发或者不发对企业来说不好听的,多发一些投资机会。
目前的最大仓位是美债基金,仓位10%,浮盈1%,美国的经济是真的强,降息过程曲折坎坷,目前美债基金盈利不佳。当然,4.5%的收益率还是挺高,我当前的观点还是不变,未来三年收益率会下降到2%左右。美债基金实现年化15%的期望回报。
国内的投资渠道还是限制比较多,只能通过QDII基金购买美债,因为地域交易和外汇管制,跟踪美债的效果不好。我目前也在考虑申请香港居民身份,不排除未来移民,这样投资限制会更少一些,操作空间也更大。
白酒行业
白酒行业是一个适合投资的行业。作为普通投资者,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也能理解白酒行业。
首先,白酒行业生意模式简单。酒企做的事就四个字——收粮造酒,从农民手里收购小麦、高粱等原料,通过酿造工艺生产出白酒,销售给喝酒的人。这个过程没有什么高科技,普通人也能看明白。
其次,白酒行业品牌特性明显。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白酒成为国人社交的必需品。聚餐、送礼、请客、商务宴请等,都需要用到白酒。而且,经过时间的挑选,当前国内存在的白酒品牌,几乎每一个都有忠实的客户群体。消费者认准了某个品牌,只要喝酒就会选这个牌子,一辈子也不会改变。大凡具有品牌的产品,都拥有高毛利,白酒也不例外。
基于以上原因,过去十几年,不少投资者都在白酒企业上面赚了钱。
但是,站在当下这个时刻,我们更关心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下面我以洋河为例,讲一下白酒行业未来的投资方向。
洋河的特性
白酒行业我一直在关注,之前分析过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对于投资者来说,茅五泸汾是好的公司,因为品牌价值较高。但如果看行业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茅五泸汾的品牌光芒掩盖了行业的周期轨迹,反而是中端白酒,比如洋河,更能代表行业。
洋河股份拥有“洋河”、“双沟”两个品牌,产品涵盖高、中、低三个层次,整体定位在中端层次。有钱的人,在乎面子的人,一般会选择茅五泸汾等;没钱的人,单纯喝酒上瘾的人,一般会选择低端酒,比如酒鬼酒、白牛二、红星二锅头等。
我们知道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历史经验,最能代表消费趋势且具有投资价值的,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倾向。中产或者说小康是整个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相比于底层,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在社会上的声音也最多。富豪阶层虽然有钱,但人数太少,消费行为难以形成消费趋势。底层人多,但是财富较少,投资价值不高。做贸易的人都知道,出口欧美的生意是最好的。因为他们的中产阶级最多,消费也最旺盛。当然,欧美的富豪也多,不过国内出口的产品主要还是面向中产。
对应来说,白牛二可以代表底层消费,茅五泸汾代表高级消费,洋河等代表中产消费。因为中产消费代表整个社会的趋势,那么洋河股份便可以代表白酒行业的趋势。
洋河股份的股价从2020年末就开始跌了,但整个白酒行业在2021年5月份才开始跌,洋河股份提前了半年反映市场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白酒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市场达成了一致意见。
第一,人口越来越少,喝酒的人基数变小,白酒的整体消费量是下降的。
第二,经济周期下行,人们的收入减少,消费更追求性价比。
但市场对白酒行业的分歧也有两个方面。
第一,白酒总消费量减少,但是高端白酒消费量上升。人们少喝酒,但是更爱喝贵酒。这里我没用通常的表述——喝好酒,因为好与坏是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依据。从茅五泸汾的销量看,确实是这样。但这个与上面经济下行、收入减少相互矛盾。没钱了,反而喝更贵的酒,不符合逻辑。
第二,年轻人现在不喝酒,等到了年纪就喝酒了。这个确实不好判断,既没有证据,也没有反证。并且,这个观点涉及对未来的预测,不确定性很大。
所以,整体上,白酒行业是在走下行趋势。从代表性的洋河股份的股价走势看,也是相符的。至于是周期下行,未来还会王者归来,还是就此衰落、一蹶不振,目前暂时难以判断。
我的担忧
白酒这个生意是好生意,但是它的护城河在于品牌,低端白酒并不赚钱,真正赚钱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只有中高端白酒。品牌能否持久,护城河是否稳固,是投资白酒行业的关键。现在看,并不乐观。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像文化、政治、艺术等,都根源于经济。品牌其实属于文化的一种,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共识。比如茅台代表国酒,在国内尽人皆知。这种共识,通过不断重复的消费行为,一代代传下去。但是,如果断代了,品牌价值也会消失。
在疫情之前,我便发现,中高端白酒涨价太厉害了。需求旺盛,产品涨价是常理,但是对于建立品牌,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比如现在的房子,贵得没人买得起,茅五泸汾已经脱离了中产消费水平,只有商务宴请和高端人士才会享用。这就导致消费断层甚至断代。一旦遇到经济下行,人们收入下降,高高在上的价格直接导致人们抛弃产品。也许一开始,产品销量下降是因为人们没钱了,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消费习惯,转而寻求其他替代品,原产品即使降价也无法挽回颓势了。
我的担忧是,房子、白酒等过去的价格太高了,当前销量下降可能只是人们收入下降等周期因素。但怕就怕,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越不消费越不想消费,文化风气改变,消费模式转向,白酒被中产抛弃。最近火热的新消费,可能是一个迹象。比如泡泡玛特。当然,我能理解手办对人的情感寄托,但他们确实高估了价值。
综上,从目前的趋势上看,白酒行业还不到投资的时候。白酒企业跟房地产一样,不愿意降价,这会导致销量越来越少,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行为断层,损害品牌价值。没有了品牌,白酒行业的投资价值就很一般了。不仅是国内,即使是从全球范围看,酒精类产品的销量都是下行的。国外酒企已经感受到危机,国内企业还在延续老的套路。
来源:文和先生的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