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觉得朋友家的妾非常漂亮,不免多看了几眼。回家后他便反省自己:要不得,要不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可以沉迷于美色呢。
曾国藩日记中曾写道:每日斩一欲,十日成一德。
曾国潘年轻方刚之时,同样有着自己的情欲,和大家一样喜欢美女。
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觉得朋友家的妾非常漂亮,不免多看了几眼。回家后他便反省自己:要不得,要不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可以沉迷于美色呢。
于是,曾国潘就每天写日记,提醒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没有做对,有没有动色心,所谓“吾日而三省”也。
后来,曾国藩凭着写日记,不断反省自己,主动“戒色”,最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成为了一代枭雄,子孙后代也以他的警醒精神为榜样,也都发展得很好。《曾国藩家训》一书,也被后人争先抢读,让后人受益匪浅。
食色性也,本就是人的需求。但是不能过度,适可而止就行。
孙思邈,大家听说过吧,唐代非常有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家,他写了一本著作《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书中指出:
20岁:每4日一次
30岁:每8日一次
40岁:每16日一次
50岁:每20日一次
60岁后:建议闭精勿泄,若体力强健者可每月一次。
他比较支持“欲不可纵,亦不可禁”的观点,意思是不能纵色过度,但也不能禁止,“戒色”对身体有好处。
色字当头一把刀。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为了“色”字而沉迷,最后的下场终究不会太好。
武则天,大名鼎鼎的女皇帝,她曾经设立"控鹤监",专门豢养男宠,天天沉迷于情色,甚至将政务与情欲混为一谈,后来,她的男宠冯小宝倚仗着武则天对自己的“宠爱”,经常干预朝政,最后导致大臣非常不满。
武则天的这一段风流史,一直被后人诟病,我想她的后人,也会觉得她这样做会让人蒙羞吧。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人,例如北齐的高湛,听信"及时行乐",纵欲4年而死亡;
明代嘉靖帝为壮阳服丹药,引发宫女刺杀事件。
当祖父在阁楼放纵时,孙子的书房就会漏雨。
现在的有一些老人,老了老了不检点,走出去还喜欢花天酒地,子女看了都觉得羞人。
有些老人,一边吃着降压药,一边也要风花雪月,即使在温柔乡里逝去也在所不惜,就算被后人戳脊梁骨也觉得毫无羞耻。
六十载修行功,敌不过一夜风月债。60年辛辛苦苦修来的功德,晚节不保让一生修为毁之殆尽。
当祖父在养老院调情时,正在求职的孙子被别人指指点点,好不容易获得的面试机会被取消掉。
60岁还在KTV包厢里返老还童,却不知子女正在门外愁眉苦脸。
祖辈榻上风流债,孙辈眉间耻辱纹。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18岁赴京科举途中滞留杭州,沉醉于江南美景与青楼歌妓,最终因沉迷美色而荒废了学业,科举失败。
后面不知悔改,不吸取教训,依旧多次沉迷于美色,最后多次考试都科举落榜。
直到50岁后,柳永才收心“戒色”,改掉放浪之气,勤奋向上,最后通过朝廷“恩科”入仕,任睦州团练推官。
柳永戒色之后,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为官之道,为老百姓修路铺桥,深得民心,最后被升任余杭县令。
你看,戒色确实可以为人带来好运,曾国藩曾以柳永为戒,通过日记自省克制情欲,终成晚清名臣。
另外,乾隆帝通过“戒色”,意志力惊人,通过"拒丹药、远方士"的清醒认知,最后活到89岁。
当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我们应该选择整理人生账簿,留给子孙遗产。而不是开具欲望支票,给子孙留下清算通知。
保住晚节,可以扭转家族声誉,避免“子孙蒙羞”。
皱纹里的放荡,比青春期的叛逆更令人作呕。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适可而止,方可圆满。
来源:世界名人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