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门将,替补,听起来像要被时代一脚踹开。可王国明偏偏把“备胎”踢成了“王牌”,还顺手发明了一个新词:1.5号门将。不是主力,却比主力更管用,像极了那种平时不声不响、关键时刻能把老板从坑里捞出来的老同事。
35岁,门将,替补,听起来像要被时代一脚踹开。可王国明偏偏把“备胎”踢成了“王牌”,还顺手发明了一个新词:1.5号门将。不是主力,却比主力更管用,像极了那种平时不声不响、关键时刻能把老板从坑里捞出来的老同事。
先别急着鼓掌,想想自家主队。
一到点球大战就集体腿软,门将是背景板;
联赛连丢三球,赛后发布会只会说“运气不好”。
这时候,谁都想要一个王国明——
不用天天首发,工资也不炸预算,
但只要他站在门线前,扑点就像掏口袋里的打火机,顺手。
8月29日打青岛海牛,四次扑救,三次把必进球摁在草皮上。
镜头扫过,他连喘气都懒得张嘴,像刚下楼倒垃圾。
球迷群里有人发语音:“这哥们是不是偷偷开了挂?”
其实开挂谈不上,只是他提前把剧本背熟了。
更离谱的是足协杯踢成都蓉城。
点球大战三轮,他猜方向全中,手一伸,球就飞看台。
赛后MVP给他,他摆摆手,指了指后卫:“他们先堵的线路。”
高情商+硬实力,连对手都想递烟。
故事往回倒。
2016年刚来河南,四个赛季只捞到7次出场。
队里年轻人跑圈,他一个人在球门后捡球,数草皮。
换别人早闹转会,他倒好,把替补席坐成了VIP包厢。
2021年熬成首发,2024年又被扔到预备队,
换别人直接退役直播带货,他继续加练,
7月拿中超月最佳门将,顺手把球队拖出降级区。
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狗血,偏偏是真的。
有人算过,门将的巅峰在32到36岁。
王国明今年35,刚好踩在黄金尾巴上。
反应没慢,经验却叠满,像老酒,越老越辣。
年轻门将徐嘉敏负责杯赛,他负责联赛,
两人轮着上,谁状态好谁说话,
教练再也不用玩“一伤就崩”的俄罗斯轮盘。
放眼国外,利物浦的凯莱赫、海港的陈威,
都是1.5号门将的模板。
平时蹲板凳,主力一感冒,
他们上场就能零封,工资还只有主力零头。
老板们乐开花:省钱,还能保命。
说到底,足球早就不是“一夫当关”的年代。
一个赛季60场球,指望一个人全勤?
膝盖先罢工。
王国明给所有老将打了个样:
不用天天首发,只要关键比赛不掉链子,
照样能拿最佳,照样被球迷捧上天。
最后留个小问题:
如果国足也学河南,搞个1.5号门将轮换,
王大雷、颜骏凌、刘殿座谁愿意当那个“0.5”?
评论区聊聊,谁最合适。
来源:云间追月的逍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