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南省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引发热议:71岁的海口海事法院原院长彭晓敏退休12年后被查。这位曾在政法系统叱咤风云的正厅级干部,用半辈子编织的"安全网"终究没能挡住反腐利剑。
近日,海南省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引发热议:71岁的海口海事法院原院长彭晓敏退休12年后被查。这位曾在政法系统叱咤风云的正厅级干部,用半辈子编织的"安全网"终究没能挡住反腐利剑。
1953年10月,彭晓敏出生在山东泗水。17岁那年,他背着铺盖卷到陕西汉中插队,白天在徐家坡公社修水电站,晚上当广播员读报纸。这段知青岁月磨出了他"能吃苦"的标签,也让他在1980年抓住机会进入公安系统。从汉中地区公安处的普通干事,到1991年跨省调入海南当上副处长,这个山东汉子用了11年完成人生第一次跨越。
翻开他的履历簿,堪称一部"权力集中教科书"。2002年接掌海口市公安局时,他同时挂着省厅副厅长、市局局长、政法委书记三块牌子,把公检法大权攥在手心。2008年升任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分管着全市政法口上千号人。即便2009年调任海事法院院长,这个本该专业的司法岗位,在他手里硬是变成了"第二政法委",直到2013年退休都没松手。
退休后的彭晓敏过得比在职还忙。白天在高尔夫球场挥杆,晚上在会所推杯换盏,西海岸某高端球场的老板成了他的"新搭档"。2023年该球场违规开发地产项目,被曝侵占会员权益,牵扯出彭晓敏在位时的"暗箱操作"——原来早在2009年,他就利用海事法院的船舶拍卖权,为特定企业大开绿灯;2011年更在海港纠纷案件中收受船东贿赂,导致国家损失上千万。退休后仍通过"白手套"插手司法,最终在"两罗"案余波中现了原形。
看着这位古稀老人的坠落轨迹,让人脊背发凉:退休证不是免责牌,高尔夫球杆打不破纪法网。此案给所有干部敲响警钟——管权管事管人的岗位必须建立"离任审计+终身追责"机制,防止"退而不休"搞利益输送。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