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韩雷评宗争、董明来《游戏符号学文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09:46 1

摘要:在当代数字文化的蓬勃发展中,电子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的媒介形式,其研究不仅关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牵涉到深层次的符号学、叙事学及文化表征等核心问题。宗争与董明的《游戏符号学文集》作为该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以符号学的视角对电子游戏展开多维分析,为游戏研究注入

韩雷评宗争、董明来《游戏符号学文集》

韩雷

书 籍 简 介

作者:宗争、董明来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

在当代数字文化的蓬勃发展中,电子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的媒介形式,其研究不仅关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牵涉到深层次的符号学、叙事学及文化表征等核心问题。宗争与董明的《游戏符号学文集》作为该领域的开创性著作,以符号学的视角对电子游戏展开多维分析,为游戏研究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

宗争和董明来的《游戏符号学文集》是一部系统探讨游戏符号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力作。全书以符号学为理论核心,结合游戏设计与文化分析,深度剖析了游戏中符号的生成、传播与解读过程。作者将符号学的经典理论与数字游戏的独特特征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观点。例如,在讨论游戏规则与玩家互动时,书中提出“游戏符号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玩家认知与情感体验的重要媒介”的见解。这不仅拓宽了符号学研究的范围,也为游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依据。整部文集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是符号学与游戏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参考。

1 理论框架:符号学视角下的游戏再定义

宗争与董明来在本书中明确指出,电子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个意义生成与传播的符号系统。他们借用皮尔斯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将游戏看作由代码、规则和互动构成的复杂符号网络。在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游戏符号三分法”框架:即游戏作为设计者意图的再现体、玩家行为的对象以及互动体验的解释项。这一理论不仅将符号学传统融入了游戏研究,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工具,使得游戏研究从娱乐化视角向学术化转变,为探讨游戏叙事与意义生成的内在逻辑奠定了基础。新增的“游戏符号三分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皮尔斯符号三元论的应用视角,通过将游戏符号分解到动态生成过程,为研究者提供了具体案例分析的切入点。例如,《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中开放世界的设计,通过规则和环境符号赋予玩家行动的自由度,同时构建出多层次的意义生成网络。玩家的每一次探索行为,都在“再现体”与“解释项”之间形成动态互动,体现了游戏符号学的应用潜力。

2 叙事与互动:游戏中的符号化自我

本书第二部分着眼于游戏中的叙事与玩家的主体性体验。作者分析了叙事结构在电子游戏中的多样表现形式,如线性叙事与开放世界叙事,以及这些叙事如何与玩家的选择性互动形成动态关系。以经典游戏《巫师3》和《传送门》为例,宗争与董明来指出,游戏中的事件不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是玩家自我表意的延伸。这种互动式的叙事不仅改变了传统叙事中“讲述者”与“听众”的单向关系,也为玩家提供了一个符号化自我构建的场域。玩家在游戏中的每一次选择、行为和失败,都在动态地重塑其虚拟身份,从而达成符号意义的不断生成与转换。此外,作者特别分析了对话式叙事的代表性游戏,如《生命是奇迹》。在这些游戏中,玩家通过互动选择不仅塑造了情节发展,也使符号化的意义生成与自我投射高度融合。这种符号化自我在VR游戏中尤为显著,例如《半条命:Alyx》,其环境交互性和第一人称视角进一步增强了玩家的沉浸感,提供了符号生成的新维度。

3 符号解读:游戏中的影像与隐喻

书中的第三部分将研究视角转向了游戏中的影像符号与文化隐喻。宗争与董明通过分析《最后生还者》、《荒野大镖客2》等游戏,阐释了游戏如何通过视觉符号和环境叙事传递复杂的社会意义。他们指出,游戏中的场景设计、角色行为甚至道具符号,构成了一个隐含意识形态的符号系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玩家的情感与认知。例如,在《最后生还者》中,废墟与自然风景的交织不仅表达了对文明衰落的哀叹,还传达了一种复生与希望的隐喻。宗争与董明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符号叙述与电影、文学的表意方式既有传承又有突破,为理解游戏文化的深层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

4 实践启示:从理论到游戏设计

在理论分析之外,《游戏符号学文集》也在最后部分对游戏设计实践提出了重要启示。宗争与董明强调,优秀的游戏设计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文化洞察与符号敏感性。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符号学理论融入到游戏设计的各个环节——从故事框架的搭建,到场景符号的设置,再到玩家体验的优化。尤其是书中提出的“符号流动性”概念,为设计师在构建跨文化、跨语言的全球化游戏产品时提供了理论支持。例如,《只狼:影逝二度》通过浓厚的日本武士文化背景吸引国际玩家,而《Genshin Impact》(原神)则通过融合多种文化符号体系实现了全球化的成功。这种符号敏感性不仅扩展了游戏的市场边界,也为设计师在多样性文化背景下创造意义提供了范例。

5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整体而言,《游戏符号学文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电子游戏作为符号系统的认识,还为游戏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分析工具。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它通过符号学这一经典理论的再阐释,为游戏研究建立了跨学科对话的桥梁;而其实践意义则在于,为设计师与开发者提供了从玩家体验出发的设计视角。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展望未来研究时,也对新兴技术领域提出了符号学启示。例如,AI生成内容在游戏叙事中的意义(如动态对话和角色生成)如何影响玩家体验,以及元宇宙与AR游戏如何构建更复杂的符号系统,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6 结语

通览全书,《游戏符号学文集》不仅是一部符号学与游戏研究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实践启发意义的学术指南。宗争与董明来通过其系统的理论构建、详实的案例分析和独到的文化洞见,不仅为电子游戏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更广泛的媒介研究提供了启发。这本书对学术研究者、游戏设计师以及游戏爱好者而言,都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游戏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在塑造个体与社会意识中的重要角色。

来源:刘榕画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