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爱的战友,也许你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也许你当兵时参加过所在部队的阅兵;更或许你亲自参加过北京的阅兵。但是,像我们团那样天天组织阅兵,而且还是搞了一个年度的阅兵训练,为全军恢复阅兵课目进行铺路试点,恐怕也只有我们步兵第二三四团的官兵了。个中原因,正是我今天
【战友美文】九三大阅兵,让多少老军人又热血沸腾!请共赏共享我(郭 磊)的老战友陈民的“阅兵备忘录”——
周朝荣 供图
陶俊峰 供图
阅兵场上修“正果”
——我的阅兵备忘录
文/陈 民
亲爱的战友,也许你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也许你当兵时参加过所在部队的阅兵;更或许你亲自参加过北京的阅兵。但是,像我们团那样天天组织阅兵,而且还是搞了一个年度的阅兵训练,为全军恢复阅兵课目进行铺路试点,恐怕也只有我们步兵第二三四团的官兵了。个中原因,正是我今天要讲的故事。
2025年9月3日,地处北京的大阅兵如期而至。此时此刻,远在山东聊城的我,心情却无比的汹涌澎湃。作为一名曾在野战军服役多年的退役军人,当电视屏幕中受阅的我军第一支陆军方阵,踏着雄壮的《钢铁洪流进行曲》节奏,以劈枪动作展示在世人面前时,我的指尖不由自主地在大腿外侧叩击出熟悉的步点。四十多年前,我们团担负全军阅兵训练试点,全团官兵顶着四十度高温在跑道上一遍遍校准摆臂和踢腿高度的记忆,与天安门前的铿锵步伐重重叠印,那一招一式何等相似。
可曾记否?上世纪1979年春夏之交,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已中断了20多年的阅兵式和分列式传统训练课目,并计划在建国35周年时在北京举行国庆大阅兵。我所在的陆军第二十六军七十八师步兵第二三四团,有幸在全军所有部队中,被总部选中担负这一训练试点,旨在为全军恢复阅兵课目探索路子。在整整一年时间里,我们全团官兵上下一致,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训练,严格要求。从单兵立正稍息,到四面转法,再到齐步走、正步走的分解动作,以及正步走的摆臂幅度,踢腿高度,每分钟步速,尤其是入场前验枪,阅兵式持枪,分列式行进间的劈枪转换等动作,都下足了功夫。最终在军、师两级指导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军区乃至总部的达标验收。从此,由我们团制定的建制部队阅兵式分列式标准模式,在全军所有部队推广开来。
八连指导员刘全力率队入场
八连指导员刘全力率队通过检阅台
那是在位于胶东半岛的即墨段村营房里,我们团大操场上每天红旗列列,口号震天。几乎是每天正课时间,我们都要进行阅兵演练。当全团共十二个方队(包括三个营9个方队加团直两个方队以及机关方队)全员列装,从东西两个方向依次跑步入场后,整个训练场马上肃静下来,鸦雀无声,静的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此时,军务参谋陈志向通过阅兵台广播向全场下达“标兵就位”的口令!
只见由特务连挑选出的四名大个子士兵分别肩枪,并且每个人的枪刺上挂一面三角小红旗,早在检阅台东侧静候。当听到“标兵就位“口令后,他四人旋即以正步单手摆臂动作,沿直线向西梯次迈进,每人间隔10米,丝毫不差。待打头的第一位标兵到达指定位置后,四名标兵统一向左转身,背向检阅台,面向正前方,并以立正右手持枪姿势分列检阅台两侧。尤其是四人整个动作连贯协调,一气呵成,整齐划一,形同一人,宛如四尊雕塑立于检阅台前。“标兵就位”,是整个阅兵过程最先开始的一个仪式。标兵不仅是受阅场上的代表,同时也是标杆,它要给整个受阅部队树立一个标杆,所以标兵的作用非常重要。
“标兵就位”后,广播中传出第二个指令:阅兵式开始!当时,我们团老团长麻名显离职休养,新团长暂未到职,阅兵首长由副团长郭跃堂和团政委张居宜担任。他二人由检阅台左前方先后走下步梯,然后并肩齐步向东,开始沿大操场环行一周,对所有列阵方队进行徒步检阅。当阅兵首长走到每个方队右前方时,各方队领队在下达敬礼口令的同时行举手礼,其余官兵行注目礼迎送首长。
周朝荣 供图
此时,两位阅兵首长会向部属大声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阅官兵则大声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那阵势威武雄壮,让整个大地都为之颤动,用惊天动地!山呼海啸!气贯长虹!来形容绝不为过。约二十分钟,两位阅兵首长阅兵完毕返回检阅台,广播里又发出“分列式开始!”的指令,同时大喇叭里响起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几乎是同时,只见一名擎旗手居中,两名护旗手斜挎式双手紧握冲锋枪,左右护卫着我们团的八一军旗,自东向西率先通过检阅台。紧随其后的是由其余团首长率领的我们机关方队,后面依次是团直特务连方队,团直炮兵连方队,以及一、二、三营的九个方队。每个方队通过检阅台时,由领队首长下达“向右看”的口令,其余官兵由齐步走改踢正步,步兵分队则由肩枪改为劈枪动作,同时向右摆头行注目礼通过检阅台。
各方阵前后对正,左右看齐,排面整齐划一,步伐铿锵有力,口号惊天动地。如果刚开始的标兵展示的是单个军人的动作形象,那么阅兵场上受阅部队表现的是整体气势。尤其是步兵方队的劈枪带着杀气,是整个阅兵的最大看点。劈枪展示的不仅是军人的形象,更是军人的血性,威武雄壮,霸气不屈。整个阅兵式和分列式大约进行一个小时,接下来是我们团特务连侦察班的捕俘格斗汇报表演。只见一个个侦察兵们身穿防护服,头戴安全罩,手持军用匕首,腾挪闪躲,英勇无畏,每一个动作,都十分逼真。他们的精彩表演,不断引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最后是各营驭手班的驯马和团汽车排的驾驶表演,包括军马按口令卧到起立,以及马窜火堆和燃放鞭炮而不惊的驯服等。驾驶员表演的则是开车沿钢轨课目,十分惊险。虽然是表演,但很有临战氛围……
事情已过去了四十多年,我们团担负阅兵式分列式训练课目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虽然,当年我们的装备还很落后,我们穿的服装不如现在气魄,头上没有大檐帽,脚上穿的也不是皮靴和皮鞋,但我们的气势绝对不亚于现在。
如今,当电视里东风系列装备列阵出现时,我不禁想起那时我们还列装着82无和82迫击炮的岁月;当99A主战坦克等新型装备楔形阵列碾过路面时,我又想起了当年部队列装的骡马和全团仅有的那几辆“解放牌”汽车;当看到无人机掠过天际的作战模块时,我的思绪瞬间闪回到当年我们团的15瓦电台,为保障指挥通讯畅通,不得不把天线绑在杉木杆上的尴尬;当老英雄乘车方阵经过时,我条件反射地从沙发上站立起来,向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抗战老兵们敬礼;特别是当我看到一列列年轻士兵英姿飒爽,朝气蓬勃,我突然明白阅兵最动人的并不是装备,而是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接和赓续。
我们当年在训练场上踢坏和磨破的胶鞋,今天都化作了受阅官兵帽檐下滚落的汗珠。当军乐团现场奏响《解放军进行曲》的那一刻,我的喉咙突然发紧——这首当年我们吼过的旋律,此刻正由新一代军人唱给整个世界听。
“九三”大阅兵还在继续进行中,坐在我身旁与我一同观看的小孙子,突然用他的玩具枪发出哒哒哒的枪击声。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竟然同仇敌忾。他模仿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连续用力扣动板机,让枪声响个不停……这或许就是中国军人最珍贵的传承:子承父业,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无论我们是否走过天安门,只要曾把青春压进枪膛,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与这支军队同频共振。阅兵对于退役军人而言,不是简单的视觉盛宴,而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归队仪式——我们虽已脱下军装,但血脉里奔腾的,永远是向着强军目标冲锋的号角。
—— 写在2025年9-3阅兵日
刘长林 供图
陈民当兵时和近照拼图
【作者简介】陈民,曾用名陈功信。山东阳谷人,文化行者,笔名攻心谋略,城市主人,不幸言中,网名君临天下,信誉天下。山东公信法律与新闻事务所资深主任,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山东省首批颁证)。1957年生人,1976年11月入伍,从军多年,服役于原济南军区26军78师步兵234团,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后回地方做新闻、行政及法律工作,多次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国农民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聊城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类文学作品及专业论文等,并多次获奖。
(注: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网络平台提供—敬谢。另,此文已声明首发,按平台要求——72小时内谢绝其他平台取用)
来源:山石6393